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科技创新赋能 榆林特色农业插上科技翅膀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科技创新赋能 榆林特色农业插上科技翅膀

引用
9
来源
1.
http://www.sxkjtpy.cn/f/view-10-0bc25b65192946159afe3903fcb30fa1.html
2.
http://www.xmz.gov.cn/html/meiti/2025/0121/17271.html
3.
http://m.cnwest.com/sxxw/a/2024/02/26/22362680.html
4.
http://journal.crnews.net/ncpsczk/2023n/d24q/ttwc/961627_20240315030509.html
5.
https://www.weihengag.com/home/article/detail/id/23464
6.
https://www.ylrb.com/2/2xw/nync/875481.shtml
7.
http://news.sina.cn/znl/2024-10-18/detail-incsyshv4885342.d.html?cre=tianyi&mod=wlocal&loc=10&r=0&rfunc=71&tj=cxvertical_wlocal&tr=1047&pos=370
8.
http://www.news.cn/local/20240911/60111a24e12e40138a8e050b19c1a19f/c.html
9.
http://www.sxzx.gov.cn/dsj/sqmy/60587.html

近年来,陕西省榆林市依托科技创新,推动马铃薯和小米两大特色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不仅提升了产品附加值,还带动了农民增收,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01

科技创新引领马铃薯产业提档升级

在榆林市榆阳区,马铃薯产业正经历一场科技革命。陕西省科技特派员马铃薯产业技术服务团自组建以来,深入田间地头,针对马铃薯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难题开展联合攻关。

服务团专家们累计选育登记马铃薯品种12个,引进优良新品种34个,构建形成“三改三控一防”马铃薯丰产提质增效技术模式。这一技术模式累计在陕西省推广300余万亩,增产150万吨以上,增收超过12亿元,为全国马铃薯高产高效树立了陕西(榆林)样板。

为了更好地推广新技术,服务团在榆林等地建立了14个马铃薯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示范基地,涵盖了从品种、栽培技术、田间管理、采收贮藏、生产加工等全产业链过程。同时,累计举办各类培训会100多场,培训技术人员3000余人,农民2万余人,有效解决了田间技术难题。

02

米脂小米:从“好资源”到“好品牌”

在米脂县,小米产业正经历一场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为提升小米品质,米脂县与陕西省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运用现代科技实施米脂谷种航天育种项目,培育出“米谷1号”和“米谷2号”等优质新品种。

在精深加工方面,米脂县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开发出40余种精深加工产品,包括小米汁、小米速溶粉等高附加值产品。2024年,米脂小米全产业链综合产值已达22亿元,企业自身累计投资已达2.3亿元,小米产值7.5亿元,2025年有望突破9亿元。

在品牌建设方面,“米脂小米”作为国家首批地理标志农产品,已在线下建立了5个品牌体验店,并入驻上合生活馆、中粮集团、永辉超市、亚朵酒店等全国连锁企业。同时,在线上建成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立电商中心,入驻电商直播企业20家,与京东、天猫、抖音等各大电商平台达成合作关系,开办网点643个,日均处理农产品快递物流8万余件。

03

产业链延伸带动农民增收

科技创新和产业链延伸不仅提升了产品附加值,也带动了农民增收。以榆阳区为例,当地布局建设20万吨马铃薯精深加工等延链补链项目,农业总产值达到91亿元。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农民不仅可以通过种植获得收入,还可以通过土地流转、务工等方式增加收入。

此外,榆阳区还积极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例如,在文旅融合方面,当地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非遗保护年会等系列文旅活动,“大美榆阳 陕北之窗”品牌日益响亮,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0多亿元。

科技创新和产业链延伸为榆林特色农业产业插上了科技翅膀,不仅提升了产品附加值,也带动了农民增收,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未来,随着更多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和产业链的进一步完善,榆林的特色农业产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