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2024级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综述
吉林大学2024级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综述
2024年秋季学期,吉林大学各学院积极响应学校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的号召,针对2024级新生开展了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帮助新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增强班级凝聚力,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健康的心理状态。
多样化活动形式,覆盖多个学院
活动期间,各学院根据自身特点,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心理辅导活动。以“相亲相爱一家人”为主题,通过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帮助新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考古学院:2024年10月8日至10月24日,考古学院在敬信教学楼A101、大学城青年之家开展新生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活动包括“一分钟鼓掌”、“我知道”、“集体登陆”、“人体字母”、“快乐传递”、“信心启迪”等环节。
商学与管理学院:10月11日至10月15日期间,商学与管理学院举办新生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活动分为热身阶段、过渡阶段和结束阶段,通过“一分钟鼓掌”、“我知道”、“信任之旅”、“人体字母”、“快乐传递”、“信心启迪”等游戏,促进学生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
哲学社会学院:9月29日在敬信楼A101教室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活动包括“一分钟鼓掌”、“分组交流”、“信任之旅”、“人椅破冰”、“快乐传递”等环节。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10月13日在逸夫图书馆A421-1活动室开展研究生新生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活动内容包括“一分钟鼓掌”、“我知道”、“情绪大头贴”、“快乐传递”等环节。
专业讲座助力情绪管理
除了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学校还邀请了心理健康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在《会传染的情绪》讲座中,心理咨询师刘茜老师从情绪的基本概念出发,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情绪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情绪与个人成败的关系、情绪的传染性以及如何调控情绪等知识。
刘茜老师通过伍子胥过昭关的故事,说明情绪对身体健康的影响;用世界台球冠军比赛失败的例子,强调关键时刻情绪管理的重要性;通过踢猫效应和费斯汀格法则,揭示负面情绪的传染性及其潜在危害。最后,刘老师分享了具体的负面情绪解决方法,帮助同学们学会正确管理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活动效果显著,学生反馈积极
参与活动的新生普遍反映,这些心理辅导活动不仅帮助他们更快地融入新环境,还显著提升了人际交往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通过团队合作游戏,同学们学会了互相欣赏、互相激励,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一位参与活动的学生表示:“通过‘信任之旅’游戏,我深刻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同学的引导下,我克服了对黑暗的恐惧,这让我更加信任我的同伴,也增强了团队协作的信心。”
创新与特色
吉林大学此次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具有以下特点:
系统性:活动覆盖多个学院,涉及本科生和研究生,形成了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专业性:既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的讲座,又有经过专业培训的朋辈心理辅导员主持的团体辅导活动,确保了活动的专业性和科学性。
互动性:通过设计多样化的互动游戏,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心理健康教育不再是枯燥的说教,而是生动有趣的体验。
持续性:活动从9月持续到10月,通过多次、持续的辅导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
吉林大学此次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不仅有效帮助2024级新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也为其他高校开展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