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养生新宠:药膳版养生食谱
秋冬养生新宠:药膳版养生食谱
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养生保健成为许多人关注的重点。在这个季节,通过合理的饮食调养,可以有效提升身体免疫力,预防疾病。而药膳,作为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瑰宝,以其独特的调理效果,成为秋冬养生的理想选择。
秋冬养生,药膳为先
秋冬季节,气候干燥寒冷,人体容易出现各种不适。中医认为,秋冬养生应以“养阴润燥”为原则,通过合理的饮食调理,可以有效改善身体状况。药膳,就是将食材与中药材巧妙结合,既美味可口,又能达到养生保健的效果。
药膳食材,功效卓著
秋冬养生常用的药膳食材有多种,每种都有其独特的功效:
龙眼:具有开胃益脾、养气安神、补气血的作用。适合气血不足、失眠多梦的人群。
益智仁:能温肾助阳、固精缩尿,适合肾阳不足、腰膝酸软的人群。
沙参:润肺清热,养胃生津,适合肺热咳嗽、咽干口渴的人群。
玉竹:养阴润燥,生津止渴,适合阴虚内热、口干舌燥的人群。
百合:清心安神,润肺止咳,适合心烦失眠、干咳少痰的人群。
无花果:清肺生津,润肠通便,适合肺热咳嗽、便秘的人群。
南杏:润肺止咳,适合干咳无痰的人群。
北杏:止咳平喘,适合咳嗽有痰的人群。
罗汉果:清热润肺,止咳化痰,适合肺热咳嗽、咽痛的人群。
马蹄:清热生津,化痰止咳,适合肺热咳嗽、口干舌燥的人群。
淮山:健脾益胃,滋肾养肺,适合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的人群。
枸杞:滋补肝肾,益精明目,适合肝肾不足、视力模糊的人群。
桂圆肉:补心脾,益气血,适合心脾两虚、气血不足的人群。
乌鸡:补中益气,养血滋阴,适合气血两虚、体弱多病的人群。
药膳制作,养生有方
秋冬养生,重在调理。以下是几款适合秋冬季节的药膳制作方法:
早餐:龙眼粥
功效:开胃益脾、养气安神、补气血。
材料:粳米100g、龙眼肉30g、红糖适量。
做法:
- 将龙眼肉用温水浸泡片刻后备用。
- 将粳米淘洗干净后放入砂锅,加入适量水后用旺火煮沸。
- 加入龙眼肉、适量红糖,再改文火微沸熬煮至米烂汤稠即可。
午餐:沙参玉竹乌鸡汤
功效:益气养阴,调补五脏。
材料:北沙参50克、玉竹50克、淮山50克、枸杞30克、桂圆肉适量、乌鸡1只、瘦肉250克。
做法:
- 将所有材料洗净,用清水浸泡淮山、枸杞、桂圆肉30分钟。
- 将乌鸡去皮,去头切块,瘦肉切小块汆水。
- 煮滚水,放入全部材料,连浸泡的水。
- 再次煮滚后,用小火煮2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晚餐:雪梨南北杏瘦肉汤
功效:清肺生津,润喉止咳。
材料:雪梨2个、无花果4粒、南杏2汤匙、北杏1汤匙、瘦肉(猪肉)12两、陈皮1/4片。
做法:
- 用清水浸泡药材20至30分钟。
- 连水及其他材料用中火煲90分钟,加盐调味即可。
加餐:秋梨膏
功效:生津降火,养阴润肺,止咳化痰。
材料:雪梨8个、川贝15克、百合50克、罗汉果1个、生姜100克、大枣10枚、蜂蜜150克、冰糖200克。
制作步骤:
- 准备材料。梨洗净切片,姜去皮切片,罗汉果砸碎,红枣剪开去核,砂锅中加入2500克水浸泡2-8小时(夏天2小时,冬天最长浸泡8小时)。
- 大火烧开,改文火煎煮1.5小时,滤出药汁备用;锅中加2000克水煎煮第二遍,大火烧开改文火煎1小时,滤出药汁备用;锅中加2000克水煎煮第三遍,大火烧开改文火煎40分钟,滤出药汁备用。
- 合并三次煎煮所得的药汁,在敞口锅中大火煎煮,约需1.5-2小时,得到浓缩清膏一大碗。
- 趁浓缩药汁的时间,把川贝捣碎后,用75克蜂蜜和160克水浸泡2小时,然后中小火加热,煎煮30分钟,滤出药汁备用。
- 将清膏转入稍小的砂锅中,加入冰糖继续浓缩,这时要不断搅拌防止糊锅,一直到锅中出现细密的气泡。
- 将之前炼制过的川贝蜂蜜液加入砂锅中,搅拌均匀。
- 凉透后兑入75克蜂蜜,搅拌均匀,装入干燥的容器中即可。
秋冬养生,注意事项
- 饮食禁忌:
- 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食物,以免损伤脾胃。
- 糖尿病患者应谨慎食用含糖量较高的药膳,如秋梨膏。
- 孕妇及长期病患者在食用药膳前,应咨询医生意见。
- 体质适宜性:
- 脾胃虚寒、手脚发凉、大便溏泻的人应少食寒凉性质的药膳。
- 风寒咳嗽者不宜食用滋阴润燥类药膳,如秋梨膏。
- 过敏体质者在食用药膳前,应确认对所有食材均不过敏。
- 服用方法:
- 药膳宜温热食用,避免过热或过冷。
- 服用药膳期间,应忌食生冷、油腻、辛辣等不易消化及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
- 服用秋梨膏等膏方时,应避免用茶水、牛奶送服。
秋冬养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调理。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适度的运动锻炼以及良好的作息习惯,我们可以有效提升身体素质,迎接寒冷季节的挑战。希望以上药膳养生方案能为您的秋冬养生提供有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