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医养生法助你长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医养生法助你长寿

引用
搜狐
9
来源
1.
https://m.sohu.com/a/829319030_121119270/?pvid=000115_3w_a
2.
https://m.sohu.com/a/778821210_120824933/?pvid=000115_3w_a
3.
https://m.sohu.com/a/792050938_120824933/?pvid=000115_3w_a
4.
https://m.sohu.com/a/813302615_120824933/?pvid=000115_3w_a
5.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373514
6.
https://www.yn-tcm-hospital.com/naobke_kszj/020035000000336.html
7.
http://szyyj.gd.gov.cn/zyyfw/ysbj/content/post_4436366.html
8.
http://www.ynxhjt.com/list/cnzhzyPc/23/30/auto/12/0.html
9.
https://cifu.fudan.edu.cn/70/15/c522a684053/page.htm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如何健康长寿成为许多人关注的焦点。在众多养生理论中,中医养生以其独特的理念和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中医养生法如何助你长寿。

01

疏调气机:中医养生的核心理念

国医大师张震研究员学术继承人、云南省第五批中医药师带徒工作指导老师田春洪主任,在其著作《疏调养生谈》中,详细阐述了疏调气机理论在养生中的重要性。他认为,人体气机的正常运行是维持生命健康的前提保障,关键在于调畅气机。只有人体气机上下出入运行正常,体内阴阳气血协调平衡,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才能使人保持健康状态。

02

脾胃养生:健康长寿的关键

脾胃在五行中属土,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有孕育万物、承载万物之功。脾主运化,胃主受纳,在结构上紧密相连,同位中焦,是气机升降之枢纽。春夏阳气升发,秋冬阳气收藏。升发、收藏的必经之路、交通枢纽就是中焦脾胃,脾胃健运畅通是阳气升降的前提。五脏六腑功能活动也都要有充足的气血,这一切的营养源泉就在脾胃!

03

养生具体方法

起居调养

腹部要避寒保暖。腹部避寒保暖是最基础的脾胃保养。脾喜燥恶湿,所以要避免久居低洼潮湿的地方,否则伤筋骨、伤脾胃;脾主肌肉四肢,要避免久坐伤肉,导致肌肉松软无力,能力代谢减弱;忧思伤脾,要明白道理,完善自我,见贤思齐,敦厚豁达才是高层次的养生。

饮食调养

三餐按时规律,细嚼慢咽,切忌暴饮暴食,暴饮伤脾助湿,暴食伤胃积滞;《黄帝内经·灵枢·师传》中有“食饮者,热恶灼灼,寒无沧沧”;药补不如食补,滋补之前一定要看脾胃是否健运?而且不宜长期进补,要补一段时间,停一段时间,同时一定要配一些理气、行气、助消化的药食,食补的最好载体就是粥、汤水。

药物调养

少用苦寒之物。用药要做到中病即止,邪去即停;补脾益气的有黄芪、党参、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山药、芡实、莲子等;消食导滞的有山楂、鸡内金、神曲、大麦芽、谷芽、莱菔子;健脾燥湿的有陈皮、砂仁、半夏、苍术、厚朴、藿香。

经络调养

健脾为主。健脾益气可艾灸足三里、神阙、中脘、脾俞;消食导滞可针刺内关、足三里、胃俞;健脾祛湿可艾灸中脘、神阙、阴陵泉、三阴交。

04

养生四大法则

饮食养生:慎药损谷,顾护脾胃

名老专家们在诊疗和日常养生中都极其注重顾护脾胃之气。肖龙友曾说:“得谷者昌,若致土败,虽卢扁复生,亦难为力矣。”在治疗虚损和久病患者时,肖老尤重于脾,多用党参、山药、白术、莲肉;运中用扁豆、薏苡仁;纳谷不甘则谷麦芽。肖老在北京的家中常备有炒黄黑的糊米或炒糊的馒头,用水煮汤来治疗消化不良。成人腹胀,则取砂仁1粒,以针穿其孔中,在火上烧焦,取下砂仁,碾碎嚼服。长夏季节则用荷叶粥宽中解暑,升发脾气。

运动养生:调整功能,开发潜能

名老专家们对导引吐纳之术都有研究,董德懋、阎润茗、路志正等也深谙导引吐纳之术并持之以恒。路志正有自创的“路氏八段锦”。董德懋坚持练习站桩功,寿享90岁。董老60多岁的时候患高血压病、头晕、目眩、头疼,血压260270/120 155mm Hg,中西医药治疗日久,均无明显疗效。百般无奈,开始研究气功,冀以调治。董老练习站桩功,每天坚持早、中、晚练功3次,每次30~40min,得以治愈。后来一直气功锻炼,毫不松懈,受益匪浅,体会颇深。董老探研气功理论,上及《内经》,下及各家学说,其中特别赞赏《素问·上古天真论》“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的思想。对《勿药元诠》中对调息、养生颂和小周天的认识颇为赞同。结合站桩功,自治救人,形成了调气、积精、全神的思想。董老认为,气功作用的核心是调气、积精、全神,炼气必先治神。张景岳说“夫百病皆生于气,正与气之为用,无所不至,一有不调则无所不病。故其外有六气之侵,在内有九气之耗,为虚、为实、为寒、为热、至其变化,莫可名状,欲求其本,则只求一气字,足以尽之,盖不调之,即病所在之处。”气机的失常,与人体的精神活动密切相关。所谓调气,即是调整呼吸,呼出身中之浊气,吸入天地之精气。故气聚精盈则神旺,气散精衰则神去。精气神三宝是气功的基础。董老认为调气则积精,精聚则神全,同样神旺神全则精积、气调。这是辨证统一的关系。董老说气功可以调整人体的功能,开发人体潜能,治神从而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养病需养神。调气积精全神的功效,对于治疗疑难病证、陈年重病,大有裨益。长期坚持,使精气神旺盛,达到祛病的目的。

起居养生:调和阴阳

养生学认为,任何生命的产生、存在和发展都需要一个适宜发展的生存环境。《素问·生气通天论》曰:“生之本,本于阴阳”。说明人的生命活动本于自然界的阴阳,人的各种生理活动都与自然界阴阳四时的变化密切相关。“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素问·上古天真论》强调“起居有常”,人的生活起居,须符合“四时五脏阴阳”才能避免疾病的发生,保持身体健康。在一天之中亦要如此。一天之中人体阳气的盛衰与自然界阴阳的消长变化相通应,人的起居应符合这一规律,做到起居有常,活动有度。笔者所访谈的每一位老中医都是按照这一规律安排生活的。路老、阎老、薛老、马老,生活都十分规律,早睡早起,在此不赘述。阎老研究子午流注,对“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有着深刻的理解。认为现代人动不动就冬3个月进补大量的羊肉,夏天又吃大量的冷饮,实际上最好是冬天食用百合、山萸肉等滋阴之品,夏天可以用一些补阳之品。阎老认为现代人夜生活,早上又睡懒觉,是现代社会的一大弊病,长此以往,对人的体质有很大的伤害。因为一日之中也有春夏秋冬,也应顺应自然界阴阳的消长变化来起居。不仅如此,阎老艾灸足三里都是在春夏两季,以养阳气。

精神调摄:保持乐观心态

名老中医们普遍认为,保持乐观的心态对健康至关重要。正如《黄帝内经》所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心态平和,避免过度情绪波动,学会调节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05

结语

中医养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实践和体会。通过疏调气机、顾护脾胃、调和阴阳和调摄精神,我们可以更好地维护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实现健康长寿的目标。让我们从现在开始,重视养生,关爱健康,享受美好的人生!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