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刀》揭示赌博成瘾原因:大脑会分泌“快乐因子”多巴胺
《柳叶刀》揭示赌博成瘾原因:大脑会分泌“快乐因子”多巴胺
你是否好奇,为何有些人会深陷赌博的泥潭无法自拔?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的一项研究,为我们揭示了赌博成瘾背后的生理机制。
赌博时大脑会分泌“快乐因子”多巴胺
临床医生表示,赌博和抽烟、喝酒一样,也会成瘾,称为“赌博障碍”,是一种持续反复发作,无法自控的赌博冲动行为。
与酒精和毒品的成瘾不同,赌博成瘾的躯体症状和生理表现并不明显。一篇发表在《柳叶刀-精神病学》上的文章回顾了关于赌博成瘾的相关研究,并就如何预防和治疗赌博成瘾提出了建议。
研究发现,在健康人群中,赌博行为在17岁至27岁的人群中最常见,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而有成瘾的赌徒,往往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赌注,并且最终导致破产,除此之外,酒精和尼古丁依赖也与赌博的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
研究对赌徒的大脑做了神经影像学的研究,发现当赌徒在查看赌注结果时,他们的大脑的“奖励系统”(尾状核)活动会明显增加,分泌的“快乐因子多巴胺”增多。
多巴胺是大脑奖励系统中分泌的一种神经递质,当大脑释放多巴胺时,大脑的兴奋程度明显增高,多巴胺会提高兴奋水平,减少对风险决策的抑制,两者结合,会强化赌博行为,也就是赌徒心理“越赌越大”。
赌博成瘾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赌博障碍”的形成原因。首先,生物学因素起着重要作用,具有遗传倾向。如果家庭成员中有赌博行为,那么其他家庭成员出现赌博障碍的可能性相对较大。
其次,心理性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例如,好奇心可能驱使个体尝试赌博,在赌博过程中寻求兴奋或刺激,甚至有些人试图通过赌博来逃避现实或寻求麻木感,进而无法自拔,逐渐发展成成瘾性疾病。
最后,社会学因素同样对赌博障碍的形成产生影响,如周围环境的诱导和影响。
当赌博者身处赌场时,他们的心率会明显加快,同时唾液中的激素分泌物含量也会显著升高,这种生理反应与机体对紧急事件的处理时的应激反应相似。
赌博能够引发情绪高涨,产生一种愉悦的精神状态。赌博所引起的生理反应会诱使赌博者再次追求这种刺激,这也是赌徒上瘾的生理机制之一。
心理行为治疗是主要手段
美国精神医学会出版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为赌博障碍制定了认知行为疗法,并指出一些药物可能对赌博障碍的部分症状有效。例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可能有助于缓解赌博障碍患者的抑郁症状,而阿片类受体阻断剂或许也能为患者提供帮助。
另外,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是心理治疗。根据条件反射原理,心理治疗师会使用“负性强化”来消退患者的赌博行为。这种方法通常涉及“厌恶治疗刺激”,即在赌博欲望产生时,通过厌恶治疗形成条件反射,以减少患者的赌博冲动。
总之,解决赌博障碍的关键在于尽早获得支持与治疗。通过正常的奖励机制、多花时间与家人共处、享受散步和锻炼等方式,可以防止大脑的奖励系统被赌博所控制。
虽然常说“小赌怡情,大赌伤身”,但我们仍然建议避免赌博。一旦出现赌博成瘾的症状,建议及时到专业的医院寻求医学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