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建中丸:中医临床常用方剂
黄芪建中丸:中医临床常用方剂
黄芪建中丸是中医临床常用的经典方剂之一,由黄芪、白芍、炙甘草、桂枝、生姜、大枣、饴糖等组成。该方剂具有补气散寒、健胃和中的功效,广泛应用于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等多种疾病的治疗。
核心功效:补气散寒,健胃和中
黄芪建中丸的主要功效在于补气散寒、健胃和中。方中黄芪为君药,具有补中益气、升阳固表的作用;白芍养血和营,与桂枝相配,调和营卫;炙甘草、大枣、生姜温中散寒,调和脾胃;饴糖甘温,缓急止痛,滋养脾胃。诸药合用,共奏补气散寒、健胃和中之功。
适用症及作用机理
- 脾胃虚寒型胃溃疡
黄芪建中丸能有效改善胃溃疡患者的临床症状。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沙头分院内一科的研究显示,黄芪建中丸联合奥美拉唑能有效缓解餐后发作性胃痛、反酸、嗳气等症状。黄芪建中丸通过补气散寒、健胃和中的作用,改善脾胃虚寒状态,促进溃疡愈合。
- 慢性萎缩性胃炎
黄芪建中丸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方面也有显著疗效。其补气散寒的作用能够改善胃黏膜的血液循环,促进胃黏膜的修复和再生。同时,方中的白芍、炙甘草等药物具有抗炎、镇痛的作用,能够缓解胃部不适。
- 溃疡性结肠炎
泰兴市中医院中医脾胃病科的研究发现,黄芪建中丸与艾灸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可改善炎症状态,调节肠道菌群水平。黄芪建中丸通过补气散寒、健胃和中的作用,改善肠道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的吸收和消退。同时,方中的白芍、炙甘草等药物具有抗炎、镇痛的作用,能够缓解肠道的不适。
- 其他适用症
黄芪建中丸还适用于治疗消化不良、腹泻、腹胀、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疾病。其补气散寒、健胃和中的作用能够改善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和吸收。此外,黄芪建中丸还适用于治疗心慌气短、中气不足等症。
使用注意事项
- 孕妇禁用
黄芪建中丸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能会导致流产或早产,因此孕妇禁用。
- 糖尿病患者禁用
黄芪建中丸中含有饴糖,糖尿病患者服用后可能会导致血糖升高,因此禁用。
- 感冒发热者禁用
黄芪建中丸具有补气散寒的作用,感冒发热时服用可能会加重病情,因此禁用。
- 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用
黄芪建中丸具有升阳固表的作用,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服用后可能会导致血压升高或加重心脏负担,因此慎用。
- 忌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辛辣、生冷、油腻食物会影响黄芪建中丸的疗效,因此服用期间应忌口。
- 建议饭前服用
饭前服用黄芪建中丸能够更好地发挥其补气散寒、健胃和中的作用。
- 服药两周症状未缓解应及时就医
如果服用黄芪建中丸两周后症状仍未缓解,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黄芪建中丸在中医临床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但并非万能药。在使用时应严格遵循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进行个体化用药。同时,患者在服用黄芪建中丸期间应注意饮食调理和生活调摄,以促进病情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