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不会迟到:从孙小果案再审看扫黑除恶新进展
正义不会迟到:从孙小果案再审看扫黑除恶新进展
2024年9月,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对孙小果强奸、强制侮辱妇女、故意伤害、寻衅滋事一案依法再审开庭审理,这起轰动全国的重大涉黑案件再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与此同时,湖南新晃一中“操场埋尸案”也传来最新进展,主犯杜少平已被执行死刑,这起沉冤16年的案件终于画上了句号。
这两起案件的最新进展,不仅体现了中央扫黑除恶的决心,更是匡扶司法正义的重要步骤。人们期待着法律的威严得以彰显,对法律的信心得以重塑。
操场埋尸案:16年沉冤昭雪
2003年1月22日傍晚,湖南省新晃县第一中学的教师邓世平在上班期间突然失踪。他的女儿邓玲回忆说:“那天晚上我一直在等父亲回家,打了无数通电话却始终无人接听。我感到一股凉意袭来,便急忙联系母亲和邻居,开始四处寻找。”
经过一夜的搜寻仍无果,邓玲和母亲谭春华第二天一早就赶到学校询问情况。同事们表示,邓世平最近一直在忙于监督操场修建工作,经常看不到人影。谭春华随即找到校长讨要说法,但校长也表示对此事毫不知情。
就在谭春华几乎绝望之际,一个关键线索出现了:有人看到邓世平当天下午与操场工程承包人杜少平在一起。杜少平是当地有名的“地头蛇”,为人蛮横霸道且心狠手辣。他之所以能承包到这个400米标准操场项目,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在当地建筑行业的“影响力”。
原来,杜少平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以次充好,被邓世平发现后要求重新检查和调整。面对邓世平的坚持,杜少平恼羞成怒,决定除掉这个“眼中钉”。在一个暴雨之夜,杜少平伙同罗光忠将邓世平推入事先挖好的土坑,用铁锹将其杀害,并连夜指挥施工队掩埋证据。
谭春华始终坚信丈夫是被谋害的,她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但都因缺乏证据而无法立案。直到2019年,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开展为这起沉冤16年的案件带来了转机。在警方的全面排查下,终于在新晃一中操场上挖出了邓世平的遗骸,真相大白于天下。
2020年1月20日,杜少平被押赴刑场执行死刑。在赴刑场的路上,他回头看了女儿一眼,这一幕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动容。这起案件的侦破和审理,不仅告慰了邓世平的在天之灵,更向社会传递了一个强烈信号: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任何罪恶终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孙小果案:正义不会迟到
孙小果案是一起性质极其恶劣的涉黑案件。1994年,时年17岁的孙小果伙同他人轮奸两名女青年,并在随后的数年里多次实施强奸、强制侮辱妇女、故意伤害和寻衅滋事等犯罪行为。1998年,他被判处死刑,但通过非法手段改判为有期徒刑20年,并于2010年提前出狱。出狱后,孙小果继续从事违法犯罪活动,成为当地夜店行业的实际控制者。
2019年,中央扫黑除恶第20督导组进驻云南,将“死刑不死”的孙小果案列为一号督导案件。在督导组的强力推动下,云南省委组织精干力量,依法严惩、深挖彻查到位,最终将孙小果绳之以法。2020年2月20日,孙小果被执行死刑,其背后的“保护伞”也被依法惩处。
扫黑除恶常态化:利剑高悬
2024年9月,中央将首次开展扫黑除恶常态化督导,覆盖全国各省区市。这是在专项斗争取得全面胜利后,党中央为巩固成果、防止黑恶势力死灰复燃而采取的重要举措。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陈文清在督导培训会上强调:“要把打击锋芒始终对准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最深恶痛绝的各类黑恶势力违法犯罪,充分展示党中央有黑必扫、除恶务尽的决心。”
自2018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全国共打掉涉黑组织3644个,涉恶犯罪集团11675个,抓获犯罪嫌疑人23.7万人。在持续严打高压态势下,一些黑恶势力开始向网络空间转移,如裸聊敲诈、网络套路贷等新型犯罪手段层出不穷。对此,公安部已部署开展专项打击行动,坚决防止黑恶势力向新业态、新领域渗透。
法治进步的里程碑
孙小果案和操场埋尸案的依法处理,不仅是对犯罪分子的严惩,更标志着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进步。这两起案件都曾因各种原因导致正义延迟,但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上下一心的共同努力下,最终都得到了公正的审判。
正如陈文清书记所说:“要聚焦依法履职、责任落实情况开展督导,推动地方党委政府落实属地责任、政法机关落实办案责任、行业部门落实监管责任。”这不仅是对个案的处理,更是对整个法治体系的完善和提升。
这两起案件的处理过程,充分展现了党中央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坚定决心。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法治中国的道路上,正义永远不会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