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生物专业:百年辉煌的历史沿革
南大生物专业:百年辉煌的历史沿革
1921年,秉志先生等人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创立了中国第一个生物系,这标志着中国现代生物学教育的开端。百年来,这个诞生于金陵古城的生物系,历经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中央大学等历史变迁,最终在1992年正式成立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成为中国生命科学研究与教学的重要摇篮。
作为中国生物科学的发源地,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见证了中国现代生物学的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学院下设生物系、生化系、生态系、生理与人工智能生物学系、生物技术与药学系5个系,拥有生物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级生命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多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平台。
在学科建设方面,学院覆盖生物学、生态学、药学3个一级学科,目前在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免疫学、农业科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生物学和生物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植物与动物科学、环境与生态学等7.5个学科全球排名前1%(ESI学科排名)。其中,生物学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并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生物学被评为A,生态学被评为A-。
百年来,学院秉承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严谨求实的学术作风、勤奋进取的治学传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据统计,从这里走出了60多位两院院士,他们在中国乃至世界的生物科学研究领域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近年来,学院的科研实力持续攀升。2024年4月,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辰宇教授团队在《自然-衰老》杂志发表重要研究成果。研究发现,年轻血液中的小细胞外囊泡(sEVs)具有显著延长寿命、恢复整体生理功能以及逆转与年龄相关的退化变化的能力。实验结果显示,每周向20月龄的老年雄性小鼠注射年轻的小细胞外囊泡,可使其中位寿命延长至1031天,比C57BL/6J雄性小鼠通常840天的寿命延长了22.7%。这一突破性发现为抗衰老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
此外,学院还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2024年诺贝尔奖揭晓后,学院组织了系列解读报告会,邀请姜晓宏、郑鹏等教授,从不同角度解读诺贝尔奖背后的科学故事,展现了学院在国际学术前沿的影响力。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将继续秉持“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的校训精神,为国家培养更多生命科学领域的栋梁之才,为推动中国乃至世界的生命科学研究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