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年龄段血压正常范围对照表,快看看你的血压正常吗?
各年龄段血压正常范围对照表,快看看你的血压正常吗?
血压是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血压的正常范围也会发生变化。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不同年龄段的血压正常值,并纠正一些常见的血压认知误区。
当我们提到健康监测时,血压、血脂、血糖和尿酸是最基础的四项指标。而我们常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尽管大家都熟知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多次非同日测量,收缩压(高压)大于140mmHg,舒张压(低压)大于90mmHg,但对于不同年龄段的血压正常范围,很多人并不清楚。
各年龄段的血压正常值不同
很多人可能认为,血压只有高血压和低血压两种情况,但事实上,血压的参考标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变化。体检时,如果你的血压与标准值不一致,不一定意味着身体出现了问题。不同年龄段的正常血压范围有所差异,建议对照以下表格,了解自己的血压是否正常:
年龄段 | 收缩压(高压)正常范围 | 舒张压(低压)正常范围 |
---|---|---|
18-25岁 | 90-120mmHg | 60-80mmHg |
26-40岁 | 90-130mmHg | 60-85mmHg |
41-60岁 | 90-140mmHg | 60-90mmHg |
61岁以上 | 100-150mmHg | 70-95mmHg |
高血压诊断分级
如果血压超出了正常范围,不确定自己属于轻度还是重度高血压,可以参考以下高血压分级表进行自我评估:
分级 | 收缩压(高压) | 舒张压(低压) |
---|---|---|
正常 | <120mmHg | <80mmHg |
正常高值 | 120-139mmHg | 80-89mmHg |
1级高血压 | 140-159mmHg | 90-99mmHg |
2级高血压 | ≥160mmHg | ≥100mmHg |
多因素影响血压测量结果
血压测量的数值并不是固定的,它会受到多种外部因素的影响,如情绪波动、运动、气温变化等。上面列出的血压范围只是参考,不能作为绝对诊断标准。如果你对自己的血压水平存疑,最好咨询医生,避免自行诊断和治疗。
控制血压:过低也不行!
很多高血压患者在治疗时会有这样的误区:认为血压降得越低越好。事实上,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血压的调控应当在正常范围内,收缩压应保持在90-140mmHg之间,舒张压在60-90mmHg之间。如果血压低于90/60mmHg,则为低血压。
高血压患者如果长期将血压控制得过低,心血管系统可能无法适应这种状态,导致心脏射血量减少,进而影响脑、心脏及其他器官的供血,可能引发体位性低血压、脑供血不足、心肌缺血等问题,尤其是高龄人群更容易受到这种情况的影响。
高血压治疗:个体化用药至关重要
高血压的病因复杂,临床上有多种类型。治疗高血压不能依赖个人感觉,建议大家尽量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用药调整。由于每个人对药物的反应性、适应性不同,高血压的治疗不能一概而论。药物的选择也要根据病情进行调整,盲目追求昂贵药物并不明智,适合自己的药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