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电池回收技术新突破!两大项目年处理能力达29万吨
淮北电池回收技术新突破!两大项目年处理能力达29万吨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发展,动力电池回收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安徽省淮北市,多个万吨级废旧动力电池回收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苏高新和萃星科技两大明星项目。
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
2024年,淮北市引进了多个废旧动力电池回收项目,其中苏高新和萃星科技两大项目尤为瞩目。这两个项目不仅处理能力惊人,更在技术创新上实现了重大突破。
技术创新,引领行业新高度
萃星科技正在建设的回收基地,将打造世界首条锰基电池回收万吨级标准产线。该项目一期将于2025年4月投产,年处理能力达1.2万吨。萃星科技由星恒电源和博萃循环合资成立,双方分别在资源和技术创新上具有优势。星恒电源是国内轻型车锂电池制造的头部企业,而博萃循环则在电池关键材料循环利用方面拥有丰富经验。
苏高新项目更是规模庞大,建成后可年处理25万吨新能源汽车退役动力蓄电池,是萃星科技项目的6倍。该项目总投资15亿元,全面达产后年产值可达50亿元。目前一期土建已经完成,正等待设备安装。按照建设进度,项目二期预计2025年下半年开工建设,整体项目将在2026年全部建成投产。
区域优势,助力产业蓬勃发展
淮北市发展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安徽面积最小的城市,常住人口约200万人,淮北因煤而兴,曾经是赫赫有名的煤炭资源型城市。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那些采煤塌陷区已被改造为湿地公园。安徽是新能源汽车强省,淮北也在承接产业转移中,抓牢了这波“真·上车”机会。2024年2月,淮北市发展改革委撰文介绍:“淮北市现有汽车相关产业重点企业29家,2023年实现营收91.7亿元,同比增长34.1%。”
前景广阔,行业迎来爆发前夜
据预测,2026年将迎来动力电池退役潮,到2030年中国动力电池的回收量将突破600万吨。面对这一巨大市场,淮北市提前布局,通过引进大型回收项目,完善产业链条,为即将到来的市场爆发做好了充分准备。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与退役电池数量的激增,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将迎来更大的市场机遇。在政策、市场和技术的多重驱动下,企业将不断寻求突破,力争在电池回收领域占据一席之地。淮北市凭借其前瞻性的布局和技术创新,有望成为国内领先的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基地,为环保事业贡献力量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商业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