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厘子谣言真相:从营养到食用全解析
车厘子谣言真相:从营养到食用全解析
近年来,车厘子已成为春节置办年货的热门选择。然而,关于这种美味水果的种种谣言也层出不穷。本文将为您揭示关于车厘子的真相,帮助您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也能保持健康。
车厘子谣言大揭秘
最近,一则关于"3斤车厘子"的视频在网络上引发热议,让许多车厘子爱好者产生了疑虑。有人反映,食用车厘子后出现了便秘、喉咙痛或腹泻等症状,这是否意味着车厘子真的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几个主要的说法:
说法一:车厘子含有毒素,包括氰化物
这个说法并不准确。车厘子属于蔷薇科水果,与苹果、梨、桃、杏等水果一样,其甜美的果肉中并不含有毒素。只要在食用时将果核吐出,就不会接触到任何危险物质。
说法二:车厘子含铁量过高,会导致铁中毒
这个说法同样存在误解。根据美国农业部2022年更新的食物营养数据库,每100克甜樱桃仅含有0.11毫克的铁。即便是食用1公斤车厘子,也仅能摄入1毫克的铁,远低于育龄女性每日20毫克的铁营养标准。
说法三:车厘子会促炎上火
传统医学认为樱桃是"大热"水果,但这种说法主要基于传统樱桃品种,而非欧洲甜樱桃。现代医学研究显示,车厘子中的花青素、类黄酮等抗氧化成分含量较高,对抑制炎症反应有益。
说法四:车厘子添加了过多保鲜剂
实际上,车厘子的长途运输主要依靠气调冷藏技术,通过控制温度、湿度和气体环境来延长保质期。这些技术在世界各国都是被许可使用的,目的是保持水果的营养和口感。
说法五:车厘子是反季节水果
对于南半球的产地来说,车厘子的上市季节并非反季节。科学研究也未发现反季节水果对健康有害的证据,反而证实了蔬菜水果摄入量与多种慢性疾病风险呈负相关。
车厘子的营养价值
车厘子的营养价值不容忽视。与香蕉、苹果等水果相比,车厘子的营养素密度较高,糖含量与富士苹果相当,钾含量与香蕉相当,膳食纤维含量高于梨,花青素含量更是名列前茅。其血糖指数仅为22,在水果中最低,适合需要控制血糖的人群适量食用。
如何健康食用车厘子
虽然车厘子营养丰富,但过量食用仍可能带来不适。《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人每天食用200-350克水果,约半斤左右。对于容易腹泻或消化不良的人群,更应注意控制食用量。一次购买过多时,可以将车厘子分给家人、朋友,既增进感情,又避免过量食用带来的负担。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网,作者范志红,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北京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高精尖创新中心岗位科学家,中国科协聘营养科学传播首席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