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DRG改革:医疗资源优化新标杆
青岛DRG改革:医疗资源优化新标杆
2019年,青岛市作为国家首批DRG付费试点城市,率先启动DRG改革。经过四年多的探索实践,青岛已形成独具特色的“青岛模式”,为全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
创新引领:青岛DRG改革的特色做法
青岛市在DRG改革中,创新性地建立了“区域内部资源整合+城市三甲医院包联”的跨层级、跨区域协作机制。具体做法包括:
三甲医院包联机制:由城市三级医院对口支援县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过人员“组团式”派驻、专科“集成式”建设、管理“挂职式”帮扶等方式,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双向转诊通道:畅通上下级医院之间的转诊渠道,建立逐级转诊审核责任制,引导患者合理就医。
区域资源整合:按照“一区市一策”原则,整合区域内医疗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效率。
成效显著:医疗效率与患者满意度双提升
改革实施以来,青岛市医疗效率和患者满意度显著提升。据统计:
医疗费用平均降低15%:通过DRG付费,医院更加注重成本控制和资源优化配置,有效遏制了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
住院天数减少20%:DRG模式推动医院提高服务效率,缩短了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加快了病床周转率。
患者满意度提升10%: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提升,直接改善了患者的就医体验。
精细化管理:701个DRG细分组的科学设计
青岛市在国家DRG2.0版分组方案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科学制定了本地化分组方案:
形成了701个本地DRG细分组,其中对228个DRG细分组的权重进行了调整。
在分组过程中充分听取临床专家意见,对部分核心分组(如CB2、CB4、CB5)进行了进一步细分,提高了分组方案与临床实际的贴合度。
示范意义:可复制推广的“青岛经验”
青岛DRG改革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
政府主导与多方联动:建立了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医疗机构参与的推进机制。
精细化管理与信息化支撑:通过科学的分组方案和信息化手段,实现了精准管理。
激励与约束并重:通过合理的支付标准和绩效评价体系,激励医院提高效率、控制成本。
持续优化与动态调整:根据实际运行情况,不断优化分组方案和支付标准。
青岛DRG改革的成功实践,不仅优化了当地医疗资源配置,提升了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更为全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随着DRG模式的不断完善和推广,我国医疗保障体系将更加高效、公平、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