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回望40年:唐山大地震给世界带来了什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回望40年:唐山大地震给世界带来了什么?

引用
网易
10
来源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QF6KDVL05564SKJ.html
2.
https://www.takungpao.com/special/hebei/wenhua/2024/0728/995356.html
3.
https://finance.sina.com.cn/wm/2024-08-19/doc-incketiy4367845.shtml
4.
https://www.sohu.com/a/811713452_121617553
5.
https://www.gjdzdt.cn/
6.
http://www.cn-npy.com/a/cn/xinwendongtai/xingyezixun/2017/0824/23.html
7.
http://en.dzkx.org/article/doi/10.6038/cjg2021P0522
8.
https://www.fuzhou.gov.cn/zgfzzt/fzjzzl/
9.
https://www.xihuwenxue.com/article_show.asp?id=152
10.
https://zh-cn.geologyscience.com/%E8%87%AA%E7%84%B6%E5%8D%B1%E5%AE%B3/%E5%9C%B0%E9%9C%87/%E5%9C%B0%E7%90%83%E5%8E%86%E5%8F%B2%E4%B8%8A%E6%9C%80%E8%87%B4%E5%91%BD%E7%9A%84-10-%E6%AC%A1%E5%9C%B0%E9%9C%87/

1976年7月28日,河北省唐山市发生了里氏7.8级的大地震,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造成了24万多人死亡,16万多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十亿元。这场地震不仅是中国近代史上破坏力最大的城市直下型地震之一,也是20世纪全球地震史上死亡人数第二高的地震。

01

从闭塞到开放:国际救援合作的新起点

唐山大地震发生后,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和组织主动表示了援助意愿。然而,由于当时的政治环境,中国并未接受这些国际援助。中国首任驻菲律宾大使柯华回忆道:“在第一时间,(菲律宾总统夫人)伊梅达尔就给我打来电话,除了说她本人和总统对中国唐山大地震深表同情外,还坚决地提出愿意为我们提供帮助。但因为众所周知的政治原因,我们在当时不可能接受菲律宾方面的援助,只是这份情谊当长记于胸。”

这一事件促使中国重新思考国际救灾合作的重要性。改革开放后,中国逐渐改变了对国际救灾援助的态度。1980年,中国遭遇严重“南涝北旱”灾害,国务院批准接受联合国救灾署的援助,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2000多万美元的物资援助。此后,在1987年大兴安岭火灾、1988年云南地震等灾害中,中国都积极寻求并接受了国际援助。

02

地震研究的全球性进展

唐山大地震后,中国地震监测技术得到了显著提升。中国建立了覆盖全国的地震监测网络,提高了地震预警能力。同时,加强了建筑抗震设防,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推广减隔震技术。应急响应体系不断完善,灾害评估和科普宣传力度加大,社会整体应对能力显著提升。

03

防灾减灾体系的完善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大部分幸存者是解放军用双手从废墟中挖出来的。而今,中国已建立了专业的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救援工作更加科学高效。2001年成立的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主要依托工兵团某部,由国家地震局应急司主管,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负责相关的技术、培训和物资保障。2010年,救援队规模扩大至480人。

同时,中国还调整了地震区划图,实现了抗震设防全覆盖。《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将全国所有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设定在6度及以上。以唐山为例,震后该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从6度提升至8度,建筑物抗震能力显著增强。

04

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

唐山大地震不仅是一场自然灾害,更是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地震造成了4204名未成年人成为孤儿,这些孩子被妥善安置到育红学校,在党的关怀下健康成长。他们中有的参军,有的入党,有的开出租车,有的在国外定居,大部分过着普通人的生活。

这场灾难也推动了全球对地震研究的深入。通过对比唐山大地震前后的变化,可以看出人类在地震监测、预警和救援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同时,地震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也促使人们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工作,提高了全社会的灾害应对能力。

唐山大地震虽然已经过去40多年,但其带来的教训和启示仍然深刻。通过深入研究地震发生的地质机制,不断完善地震监测和防灾减灾体系,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的地震风险,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