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春江花月夜》:小学生必读的自然美古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春江花月夜》:小学生必读的自然美古诗

引用
搜狐
11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761197356_121478403
2.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CC73EL40523F1IG.html
3.
https://new.qq.com/rain/a/20240428A022WO00
4.
https://new.qq.com/rain/a/20240426A019GS00
5.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95907
6.
https://www.ruiwen.com/wenxue/chunjianghuayueye/266992.html
7.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426/12/5971716_1121508044.shtml
8.
https://www.ruiwen.com/wenxue/chunjianghuayueye/60085.html
9.
https://www.cytal.net/post/5578.html
10.
https://www.ruiwen.com/wenxue/chunjianghuayueye/365324.html
1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112/18/13374762_1139172799.shtml

《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创作的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经典古诗。这首诗以其宏大的视野、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春江月夜的壮美景色,不仅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还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对于小学生来说,《春江花月夜》不仅是学习古典文学的好材料,更是培养审美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

01

诗人与创作背景

张若虚(约公元660—约公元720),唐代诗人,扬州(今属江苏)人。曾任兖州兵曹。生卒年、字号均不详。事迹略见于《旧唐书·贺知章传》。唐中宗神龙年间(公元705~公元707),张若虚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张若虚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唐玄宗开元时张若虚还尚在世。张若虚的诗仅存二首于《全唐诗》中。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抒写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表现了一种迥绝的宇宙意识,创造了一个深沉、寥廓、宁静的境界。

02

诗歌内容解析

全诗共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换韵,通篇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意境空明,想象奇特,语言自然隽永,韵律宛转悠扬,洗去了宫体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素有“孤篇盖全唐”之誉。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03

艺术特色分析

整首诗由景、理、情依次展开,第一部分写了春江的美景,第二部分写了面对江月由此产生的感慨,第三部分写了思念丈夫的妇人和游子的离愁别绪。“月”是诗中情景兼融之物,它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生命纽带,通贯上下,诗情随着月轮的升落而起伏曲折。月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

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沙、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组成了完整的诗歌形象,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这幅画卷在色调上是以淡寓浓,虽用水墨勾勒点染,但“墨分五彩”,从黑白相辅、虚实相生中显出绚烂多彩的艺术效果,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国水墨画,体现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

04

教学建议

  1. 朗读与背诵:这首诗语言优美,韵律和谐,非常适合朗读和背诵。建议小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多加朗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和意境美。

  2. 赏析与讨论: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如春江、明月、花林等),探讨诗人如何通过这些意象表达情感和哲理。

  3. 创作与拓展:鼓励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中的美景,或者创作一幅描绘春江花月夜的画作,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4. 文化背景:介绍这首诗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它被誉为“孤篇压全唐”。

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小学生不仅能掌握这首诗的内容和形式,更能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审美能力,为今后的文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05

拓展阅读

除了《春江花月夜》,还有许多描写自然美景的古诗值得小学生学习,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王维的《山居秋暝》、杜甫的《绝句》等。这些诗歌都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和谐,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