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的35种艺术手法,值得收藏!(学会了,你也会写诗)
古典诗词的35种艺术手法,值得收藏!(学会了,你也会写诗)
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意境,至今仍影响着我们的文化生活。在诗词创作中,诗人常常运用各种艺术手法来表达情感、描绘景物,使作品更加生动传神。本文将为您介绍35种常见的古典诗词艺术手法,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词之美。
直抒胸臆
直率地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 《从军行》
融情于景
将情感融入景物描写中,使景物带有情感色彩。
渭城朝雨浥清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托物言志
通过描写事物来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或志向。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蝉》
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王安石《北陂杏花》
托物起兴
以某一事物为开头,引出下文的抒情或议论。
一叫一春残,声声万古冤。
——余靖《子规》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孔雀东南飞》
巧用衬托
通过对比或反衬来突出主体。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
——周邦彦《春雨》
联想巧妙
通过联想将不相关的意象巧妙地联系在一起。
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卢纶《晚次鄂州》
细节逼真
通过细腻的描写使场景或情感更加真实可感。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赵师秀《约客》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欲扬先抑
先贬低后褒扬,形成对比。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都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
欲抑先扬
先褒扬后贬低,形成对比。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商隐《贾生》
以动写静
通过动态描写来表现静态场景。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王维《鹿柴》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王维《过香积寺》
以静写动
通过静态描写来表现动态场景。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全诗以落花、明月、鸟鸣点染云溪山的夜景,以静写动。花落、月出、鸟鸣虽是动景,然而最终的目的是要写出山间的幽静。
以虚写实
通过虚幻的场景来表现真实的感受。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以实写虚
通过具体的物象来表现抽象的情感。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
这两首词中将抽象的“愁”化为具体可感的事物,如江水、烟草、飞絮等。
乐景写哀
用欢乐的场景来反衬内心的哀愁。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杜甫《绝句二首》
江山信美,终非吾土,问何日是归年。
——王恽《越调•平湖乐》
巧用问答
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展开诗意。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杜甫《蜀相》
巧用比喻
运用比喻来增强表达效果。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巧用讽喻
通过讽刺或暗喻来表达对现实的批判。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