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崇州女童被狗咬伤:文明养犬,如何避免悲剧重演?
四川崇州女童被狗咬伤:文明养犬,如何避免悲剧重演?
2023年10月16日,四川成都崇州市一小区内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宠物伤人事件:一名2岁女童在小区内被一只罗威纳犬严重咬伤,导致昏迷。这一事件不仅给女童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身心创伤,也再次引发了社会对宠物伤人问题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事件回顾:烈性犬伤人,女童命悬一线
事发当天,女童在小区内玩耍时,突然遭到一只未拴绳的罗威纳犬袭击。罗威纳犬是一种大型烈性犬,具有较强的攻击性和力量,对一个2岁的孩子来说,这样的攻击无疑是致命的。女童被咬伤后,现场情况十分危急,幸亏有好心邻居及时赶到,设法将犬只驱赶开,女童才得以脱险。
然而,女童的伤势依然十分严重,全身多处被咬伤,尤其是面部和四肢,伤口深可见骨,血流不止。邻居们见状立即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将女童紧急送往医院救治。据医生介绍,女童入院时已经处于昏迷状态,生命垂危。经过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女童虽然暂时脱离了生命危险,但伤势依然十分严重,需要长时间的治疗和康复。
事后,警方迅速介入调查,找到了肇事犬只及其主人唐某。据调查,唐某并未按照相关规定对罗威纳犬进行拴养,也没有为其佩戴嘴套等防护措施,导致了这起悲剧的发生。目前,唐某因涉嫌刑事犯罪已被警方依法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法律视角:宠物伤人,责任谁来承担?
近年来,随着宠物伤人事件的频发,如何界定责任归属,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五条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
在四川崇州这起案件中,犬只主人唐某显然没有尽到管理和约束义务,未对烈性犬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导致了女童被咬伤的严重后果。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唐某作为动物饲养人和管理人,应当对女童的损失承担全部赔偿责任。同时,如果调查发现小区物业管理存在疏漏,未能有效履行安全保障义务,也应当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预防措施:如何避免悲剧重演?
面对频发的宠物伤人事件,我们不禁要问:如何才能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专家建议,预防宠物伤人需要从多个层面入手:
加强养犬管理:养犬人必须严格遵守当地养犬管理规定,定期为宠物接种狂犬病疫苗,外出时使用犬绳、犬链等工具对犬只进行适当控制,避开人群聚集地,认真履行管理和看护义务。
建立黑名单制度:对于违规养犬、放任犬只伤人的行为人,应当建立黑名单制度,在一定期限内禁止其再次养犬,加大违规成本。
统一禁养标准:在国家层面统一规定禁养犬类的种类,不同地方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管理措施,确保政策的连贯性和可操作性。
提高公众意识:加强文明养犬宣传教育,提高养犬人和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遇到疑似危险情况时,应保持冷静,不要与动物对视,避免大声喊叫或逃跑,可以利用身边物品转移动物注意力。如果不幸被咬伤,应立即用肥皂水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并尽快到“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就医,遵医嘱接种狂犬病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
社会呼吁:文明养犬,共建和谐
四川崇州女童被咬事件再次敲响了警钟:文明养犬不仅是个人素质的体现,更关系到公共安全和社会和谐。我们呼吁:
- 养犬人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树立文明养犬观念,增强危险防范意识;
- 相关部门要加强执法力度,对违规养犬行为依法予以处罚;
- 社区和物业要履行好管理职责,加强巡查和提醒,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 全社会要共同努力,营造文明养犬的良好氛围,共建和谐安全的生活环境。
宠物伤人事件频发,不仅威胁着公众的生命安全,也考验着社会的文明程度。让我们以四川崇州女童被咬事件为鉴,共同努力,让悲剧不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