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医院推出特色药膳,年轻人掀起“养生热”
成都医院推出特色药膳,年轻人掀起“养生热”
近年来,随着健康养生理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传统中医药膳。在成都,一家医院推出的特色中药药膳正在悄然走红,不仅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还带动了药食同源文化的传播。
创新药膳,引领养生新风尚
在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一款名为“姜黄肉桂奶茶”的特色饮品成为了网红爆款。这款看似普通的奶茶,实则蕴含着深厚的中医养生智慧。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刘言介绍,这款奶茶是在传统奶茶的基础上,加入了具有活血化瘀、温经散寒功效的姜黄和肉桂,既保留了奶茶的香甜口感,又增添了养生保健的功能。
除了姜黄肉桂奶茶,该院还根据二十四节气的变化,推出了多款特色中药药膳。比如在立冬时节,医院会推出“高纤五黑豆面包”,而在小雪时节,则会有“红枣芋泥小雪人”。这些药膳不仅美味可口,更兼具养生保健的功效,深受年轻一代的喜爱。
年轻人掀起“养生热”
在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的食堂里,一款名为“百合红枣八宝饭”的药膳格外受欢迎。这款药膳以百合、红枣等药食同源食材为主料,经过精心熬制,不仅口感香甜,还具有养心安神、健脾和胃的功效。不少年轻人表示,这款八宝饭不仅好吃,还能养生,是他们日常饮食的首选。
这种现象并非个例。据统计,2023年我国保健食品消费人群中,25岁至40岁年龄段的占比已达39%,超过了51岁以上群体31%的比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健康养生,不仅会购买各种保健品,还会选择含有中药材成分的饮品和食品。
药食同源产业迎来发展机遇
面对庞大的市场需求,药食同源产业正迎来快速发展期。《“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健康产业,到2030年我国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将达到16万亿元。在政策红利的推动下,药食同源产品作为大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
然而,随着市场的快速发展,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部分商家为了追求短期利益,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甚至虚假宣传产品功效,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对此,专家建议,行业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严守产品质量安全底线,同时加强行业监管,营造诚实守信的消费环境。
规范发展,助力产业长远发展
为促进药食同源产业健康发展,国家相关部门也在积极行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生产经营的食品中不得添加药品,但可以添加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前,进入药食同源物质目录的已有106种,包括地黄、麦冬、天冬、化橘红等。
专家建议,药食同源食品的生产经营者应避免夸大宣传,误导消费者;相关部门应要求商家明确标注产品成分和可能的副作用,并建立价格监管机制;消费者在选购时也应理性对待产品的保健功效,仔细查看标签和成分表。
随着年轻一代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日益增强,药食同源产品无疑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平衡创新与规范,既要不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又要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让传统养生文化真正融入现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