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为何迅速引发天下反秦浪潮?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为何迅速引发天下反秦浪潮?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L34COSO0556B2DH.html

秦朝末年,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为何能迅速引发天下反秦浪潮?本文从惯性治国、天下未稳固、不合格的统治者三个方面,深入分析了这场历史大变局的深层原因。

惯性治国

原先偏安西垂的秦国,公元前356年,实施了商鞅变法起逐渐变强并统一了天下,至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已经历了147年,但其治国理念未曾有改变。

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实施土地私有化,重农抑商,盘活了小农经济;推行县制,制定法律,统一度量衡,建立中央集权君主政权;废除世卿世禄旧制,设置二十等级爵位,实施按军功赏赐爵位的制度,从而提高了秦军战斗力等等,商鞅变法为秦国开创帝业打好了坚实基础,终至秦王嬴政时代大统天下。

此间,秦国形成了实施严刑峻法,崇尚功利,奖励耕战,以中央集权专制统治天下的国家管理形式。此种"法制"管理模式,在诸侯并起,你死我活的动乱年代,以武力开创事业之时,可谓是一种良药。

然而,秦统一天下之后,天下亟需减轻人民负担,恢复生产,安定社会秩序等休养生息政策之时,却成了一种毒药。

商鞅变法之后,经过近一百五十年战争洗礼的秦国简直就成了一台无法停止下来的战争机器,只有战争才能维系着其运行。大统天下之后,这台机器由于其惯性也未能停止,继续发动战争,秦始皇派遣蒙恬率领三十万军队,北征匈奴;派遣屠睢率领五十万军队,南征百越。

还,大搞特搞超大型土木工程,古代可没有大型挖掘机、碾压机、运载车等等工程机械设备,只能动用人力,于是修筑长城征用了四十余万刑徒;筑阿房宫、骊山陵墓征用了七十余万刑徒。

不计算其它如修“直道”、“驰道”、水利设施等等工程中投入的人力,只统计以上数据,就有190万人。那么秦朝当时至少200万人投入到战争及徭役之中,按当时全国人口为2000~3000万计算,至少占据总人口10%,为了计算方便取男女比例1:1则比率占据总人口20%,再者,除去老人和小孩则所占比率还会增大,至少五位青壮年中就有一人参加了战争或者徭役中。

以至于,西汉人董仲舒批评秦王朝说:"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贫民常衣牛马之衣,食犬彘之食。"或许存在有夸大其词嫌疑,但是生活在秦朝灭亡仅仅数十年之后的董仲舒,其对秦朝深有了解是不争的事实。

当时,陈胜、吴广等闾左之民被官府征用到渔阳(今北京密云区西南)戍边,秦代以二十五家为一闾,雇农、佃农等贫穷人居住在里门左边,富豪们居住在右边,故此,有"闾左豪右"的说法。

这些戍边者中途遇上连下大雨天气,无法在指定的时间内到达渔阳,按秦律"失期当斩",加之,当时"戍死者固十六七"即戍边者死亡率为百分之六七十,此种,严刑峻法及恶劣的戍边环境,终使他们这帮人认为反正死路一条,不如铤而走险拼一下,于是在陈胜、吴广的"煽风点火"之下,在大泽乡(今安徽宿州东南)竖起了反秦大旗。

也差不多时期,泗水亭长刘邦押送劳改犯们到骊山服徭役,很多人在中途逃跑了。刘邦心里估计到达骊山之时,将会逃光,按秦律他也不能幸免必死无疑,于是走到芒砀山,他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放走这些人,自己也跑到深山躲藏了,也是被严刑峻法所逼的无奈之举。

世上原本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治理国家的制度也如此,经过持久的战乱而千疮百孔的天下亟需休养生息,然而,秦朝反其道而行,未改变其治国理念而是惯性地执行且变本加厉,已失去生存之路的天下百姓,只剩下反抗之路,也应了那句话"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天下未稳固

至公元前209年起义,秦朝统一天下,只有短短十二年之久。天下百姓与秦朝还未建立牢固的君臣关系,未形成效忠于秦朝的思维理念。相比,原先关东六国之民,对其故国的效忠之心有过之而无不及。

祖父、父亲均为韩国宰相的张良,散尽财产,雇佣大力士,在博浪沙刺杀秦始皇行为,足以说明此点。

不让百姓私藏《诗》、《书》等百家书,更不让探讨百家书,只允许百姓"以吏为师"学习法令等等"焚书"愚民政策,加之"坑儒"事件,引起天下知识分子们满腔不满。

秦朝统一天下之后,隐居嵩山而不出仕,收徒一百多人,当教书匠的孔子的八世孙孔鲋,率领其儒家弟子背负老祖宗孔子所传礼器,千里投奔"草寇"陈胜麾下,为其出谋划策的自告奋勇之举,是当时知识分子对秦朝暴政的不满情绪的自然爆发。

当然,原先六国的王公大臣等贵族们,失去了其既得利益,肯定千方百计,想办法夺回其原有权力是毋庸置疑的,只是时机未到而暂时"安分守己"而已。

陈胜、吴广大举反秦旗帜之后,在故楚国享有盛名,世代为将的项氏家族叔侄项梁、项羽在会稽起兵反秦;原齐国贵族田儋、田荣、田横三兄弟,杀死狄县(今山东高青东南)令高举反秦大旗;被秦朝政府悬赏"千金"捉拿的张耳,悬赏"五百金"捉拿的陈余,两位为所谓故魏国精英人士,然而他们却屈尊投奔到原先社会底层人物"雇农"陈胜麾下,为其反秦事业出谋划策之举等等都是故六国既得利益者们,抓住机会想夺回曾属于自己利益的公然表现。

百姓对秦朝政权没有根深蒂固之情,只有恐惧之心;知识分子们不满秦朝政府严重的压制政策;原先的六国贵族们寻机夺回曾属于自己利益,只要一点火,火药桶就要爆发了。

不合格的统治者

君主专制,有个致命弱点,倘若君主英明则可以维系其统治或者迎来持续的发展,但是君主昏庸则天下遭受其害无穷,很不幸,以阴谋手段上位的秦二世胡亥属于后者。

他可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天下第一败家子,在赵高的怂恿之下,即位之后,一直惯行其“享乐第一”主义精神,热心专注于吃喝玩乐,对于朝政只愿意挑着听“好消息”。

当初,有些地方政府官员们如实反映了其地反叛情况,然而遭到胡亥的大怒,并一个个投下狱。如此情景之下,其他地方官员们可不傻呀,当然不想成为先前"倒霉蛋"们的同窗狱友。

于是,各地的汇报内容出奇的一致,其内容为“只是一些游手好闲之徒,偷鸡摸狗,小打小闹的小事一桩而已,被英勇的我朝官兵皆已平定。”这下胡亥乐了,自己继续快乐着。

当陈胜手下大将周文所率几十万军队,快打到家门口,仅离咸阳三十公里处的戏水(今陕西临潼东)之时,胡亥才梦中打醒,来不及调动军队,只能让少府章邯征集骊山刑徒,仓皇迎战。

胡亥作为皇帝,没有及时组织政府军镇压起义军之举,间接助长了"反秦"浪潮的蔓延。

结语

秦朝继续实施暴政,百姓无其它活路只剩反抗之路;知识分子受极大压制而满腔都是不满之声;失去既得利益的原先六国贵族们,为了寻回自己利益蠢蠢欲动,可谓是"万事俱备只欠点火",反秦化学反应就要起来了。

恰巧此时,由陈胜、吴广在大泽乡点燃了火,开起了反秦化学反应,加之,不合格的皇帝没有及时采取镇压措施,反秦化学反应越来越剧烈,它以排山倒海之势,卷席天下,把"秦朝"极其不稳定的分子破裂成N多原子,再经过一段时间,原子重新排列组合成称之为"汉朝"的稳定分子,天下又统一了四百多年。

参考资料:《史记》、《资治通鉴》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