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工如何通过学习新技能逆袭职场?
普工如何通过学习新技能逆袭职场?
在制造业的流水线上,小卢每天都要工作10个小时,周末只有一天休息。他感叹道:“每天工作10小时,周末只能放假一天,就这样日复一日的熬了过来。每天几乎的时间全部都是在工作中。”这是许多普通工人(简称“普工”)的真实写照。面对高强度的工作和有限的收入,越来越多的普工开始思考如何通过学习新技能来改变自己的职场命运。
普工的现状与挑战
普工主要指在制造业、建筑业等行业的基层操作工人,工作内容相对简单重复,如流水线作业、设备操作等。根据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的报告,2024年第一季度蓝领就业景气指数同比下降,普工是蓝领中供给量最大的职业,但整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需求不足,压力增大。
学习新技能的必要性与方向
在这样的背景下,学习新技能成为普工突破职业瓶颈的重要途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近年来陆续发布了多批新职业,包括用户增长运营师、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智能制造系统运维员等。这些新职业不仅反映了产业发展新需求,也为劳动者提供了新的职业发展空间。
专家指出,新职业往往由产业变革而生,待从业人员数量和质量提升后,又会成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壮大的有力支撑,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成功转型案例
在山东青岛市,大学毕业生顾文文通过学习新技能找到了满意工作。她成为一名直播招聘师,在快手平台上进行直播招聘。“今天我们推荐的是轮胎厂普工成型岗,18岁到40多岁的都可以报名……”顾文文在直播间对答如流,短短1小时就吸引5万人观看、200多人报名。“入职前,我系统接受了短视频剪辑、运营投流、设备调试等多项培训,从新手到熟悉工作至少需要大半年。”她说。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周广肃认为,网络主播已呈现出职业化、产业化、规模化等新特点,在带动就业、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
政策支持与未来展望
为促进劳动者技能提升,各地政府和企业都在积极行动。例如,湖南省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超过4万人,主要集中在建筑施工、设计和咨询等单位,为实现智能建造作出了贡献。江苏省已将老年人能力评估师纳入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职业(工种)目录和高技能人才培训补贴紧缺职业(工种)目录,引导培训机构开设相应项目,增加人才供给。
专家建议,劳动者应密切关注战略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了解其所需的新技能和新岗位需求;从新产业、新职业角度培育新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增长点。并深挖特定行业、城市以及STEM专业的招聘需求,掌握新型工业化相关专业人才的就业变动趋势,为高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提供反馈。
对于普工来说,学习新技能是一条充满挑战但前景光明的道路。通过不断提升自我,他们不仅能够改善个人职业发展,还能为国家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贡献力量。在这个快速变革的时代,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抓住机遇,实现职场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