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海珠?
何以海珠?
海珠区,这座拥有2200多年历史的江心之岛,正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创新活力,吸引着世界的目光。从影视作品的成功到微短剧产业的兴起,从数字文化产业的创新到文旅融合的探索,海珠区正以文化为支点,推动高质量发展。
不久前,两部“海珠造”的影视作品接连登上大银幕:7月上映的《落凡尘》豆瓣评分7.8分,好于豆瓣上80%的动画片,获第3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片”提名;8月上映的《密语者》入围第95届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短名单。
文化与经济相交相融,更是人文底蕴深厚的土地之所长。近年来,海珠区各类文化产业活动此起彼伏,文商旅融合动作频频,其沉淀的文化产业潜力,或许比很多人想象的还要深厚——2024年前三季度,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动漫游戏、影视广告等为主体的核心版权产业“四上”企业营业收入达到906亿元,同比增速为23%。
跨界融合,“微”芒成阳
今年,深耕海珠多年的3个“合伙人”决定再“合伙”,闯荡微短剧的江湖。今年初,技术出身的陈嘉胜和传媒领域的赵文俊、教育领域的王燕娜三人共同成立了山桃文化。
迎着政策“东风”,7月,山桃文化发起建设的海珠区微短剧产业基地正式揭牌,旨在通过引入微短剧产业链团队,共同打造微短剧精品创作传播生态平台,驱动微短剧创作和产业发展。
山桃文化微短剧产业基地图
目前,基地已有广州市天尚影视有限责任公司等10家公司率先入驻。“这些公司有做技术的,有做传播的,还有做品牌营销的,我们希望这些公司在基地里就能自成闭环。”陈嘉胜说。
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文艺样态,微短剧逐步走向跨界融合的成长期,不断拓宽“微短剧+”赛道,实现微短剧产业与多行业发展双向赋能。
去年,一款来自海珠区的网络互动微短剧游戏——《完蛋!我被美女包围了》(下称“《完!美!》”)连日登顶Steam国区畅销榜首。目前,该游戏已出口了41个国家与地区,销售额过亿元。10月23日,《完!美!》的前作也在海外正式发布。
这些微短剧公司选择海珠并非偶然。9月,在海珠区的牵头下,陈嘉胜得以去杭州考察当地的微短剧产业,“海珠区积极布局微短剧领域,希望我们带着好东西回来,我们企业也才有信心去全身心投入。”
“我们落地海珠,其实也是因为海珠在政策扶持、科技水平这两方面给我们提供了不少‘养分’。首先,‘海珠合伙人’计划对创新企业非常有吸引力。其次,海珠是‘人工智能+影视’的创新沃土。”广州小有内容互动娱乐有限公司CEO陈俞荣说。
企业“用脚投票”,海珠区也正致力于为“合伙人”提供更多“东风”。海珠将加快推进微短剧快审中心建设,并筹备建设电影虚拟拍摄场景沉浸式体验馆,吸引更多影视创作人才汇聚。
数字为翼,破圈出海
去年,由两家海珠企业联合出品的一部纪录片,带着中国年逾百岁的“女书”杀入奥斯卡,成为国产之光。这是国内首部聚焦女书题材的纪录电影——《密语者》。在海外斩获多项提名:入围第95届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短名单,获提名美国电视界最高奖项——第45届新闻和纪录片艾美奖最佳纪录片。英国电影协会评价其为“今年最美、最具变革意义的纪录片之一”。
今年8月,《密语者》在广州首映。
投资这样一部纪录片并非心血来潮,其背后是扎根海珠区的全国首个纪录片产业园——豆园DOC.Park的创立者们希望讲好中国故事的努力。
广州数字纪实视听产业园
与此同时,豆园也在数字化上进行探索。“纪录片延伸出来的素材可以做展览,可以利用VR等技术进行延展。当内容插上数字化的‘翅膀’以后,可以延展空间很大。”出品方之一、广州数字纪实视听产业园(豆园DOC.Park)联合创始人陈刚说。
在海珠,像这样不断变革,手握“数字化”这一利刃讲述中国故事的企业还有很多——
猪猪侠,广东“最勤劳的猪”,长青的背后是咏声动漫自主研发了制片软件“IN系统”,动漫人物的表情、动作等都变成无形数字资产,系列大电影已覆盖美国、加拿大等超40个国家和地区;
有了数智化的“驾驶舱”,女装品牌茵曼敢饮“头啖汤”,从“前淘宝第一女装品牌”,到如今线上线下齐开花的“舒适棉麻”女装C位,迈向数智化新零售增长的快车道;
身处“两个江湖”的朗声图书,出版了陪伴无数人长大的金庸作品,积极与海外出版机构开展数字版权授权合作,力促它们“远涉重洋”,屡获国家级版权奖项;
12年“长跑”里,三七互娱从“nobody”坐上了中国游戏企业的第三把交椅,“沉迷”于在游戏中传播中华文化;
盈浩自主研制300多台先进设备,实现了“盈利”和“文化输出”的“双赢”,其销售额在海外电商平台上逐年增加,产品远销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咏声动漫IP合集
数字“破壁”文化“破圈”
如今,海珠区吸引了软件和动漫游戏、创意设计等众多企业落户于此,拥有规模以上文化产业法人单位近600家,文化产业园区36个。
尤其是以游戏为代表的数字文娱产业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2024年1-8月,海珠区规上游戏企业总数达62家,合计营收74.4亿元,占行业的比重为11.2%,同比增长10.9%,海珠区游戏产业近年来持续保持2位数以上的快速增长。
守立有恒,文旅有道
文化赋能逐渐成为文商旅融合的关键变量。作为广州具有优质潜力的中心城区,海珠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促商,打破文商旅三者间的壁垒,打通产业发展的“任督二脉”。
2024海珠文旅奇妙季活动导览图
海珠如何打破三者之间的壁垒?答案在“守”与“立”间清晰
“2024海珠文旅奇妙季”珠江琶醍啤酒节
“想让金子发光”的同创集团,让一块城中村产业“沼泽地”变身为科技驱动型时尚产业示范区,成为广州时尚产业新聚集地和崭新名片;
纺织机械厂的“继承者”T.I.T创意园,从广州纺织厂蝶变而来,随着微信总部在此入驻,这里成为广州文化创意产业园里“元老”级别的存在……
珠影粤港澳大湾区电影港项目业态分布图
绣花功夫以求“守”,踏遍千山以求“立”。文化赋能下的海珠企业,正迎接一个又一个“文商旅融合”的春天——
“小蛮腰”广州塔向塔身之外寻求新增长点,以“广州塔+”链接上下游资源与产业,旅、文、商融合激发广州塔景区及周围片区的生命力;
珠江琶醍是广州夜生活的象征,曾经的珠江啤酒厂蝶变为都市人放松解压的好去处,渐渐成为广州新名片;
振远文化集团用科技笔触,绘就一幅幅文化与旅游相交融的创意长卷,从0到1,走专而精的赛道,在大型活动与文旅演艺赛道中脱颖而出……
广州塔广场
海珠区也在用文化竞逐未来。围绕文化强区战略,海珠全力构建“一核引领、五区同创、出新出彩”的工作格局。
近年来,海珠区出台了《广州市海珠区促进版权创新发展若干措施》对包括动漫游戏在内的版权企业进行扶持,对企业引进重点人才进行补助。为吸引各类优质游戏类企业,专门出台了《广州市海珠区推进游戏产业在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健康发展的促进措施》,大力支持游戏企业落地发展,对研发创新、载体招商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
海珠区第二届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推介交流活动
海珠区正肩负以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文化自信自强的使命,谦逊地尊重历史文化的内涵,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文化强国、文化强省、文化强市担起海珠责任,展现海珠作为。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