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躺着刷手机,当心掉入“多巴胺陷阱”!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躺着刷手机,当心掉入“多巴胺陷阱”!

引用
新浪网
9
来源
1.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roll/2025-01-06/doc-inecznxt1721725.shtml
2.
https://www.sohu.com/a/771390531_121820481
3.
https://m.xinli001.com/index.php/info/100496768
4.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589268
5.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LQ3OLOD05564U82.html
6.
https://www.sohu.com/a/851792910_121495604
7.
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64056/
8.
https://vocus.cc/article/6797d0c2fd897800018b4fd3
9.
https://www.jsnews.org.tw/caring/item/11085.html

每天超过6小时的手机使用不仅会引发多巴胺分泌减少,导致依赖更强刺激才能获得快乐感,还会造成大脑灰质萎缩,加速老化,并显著提高患焦虑症的风险。这种习惯性的行为正在悄悄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陷入“奖励陷阱”。为了保护自己的心理健康,建议大家适当减少手机使用时间,尤其是避免躺着刷手机的习惯。

01

手机成瘾背后的多巴胺机制

当我们拿起手机,滑动屏幕时,大脑中会释放一种叫做多巴胺的神经递质。多巴胺与快乐和奖励感密切相关,当我们做某件事情感到快乐时,大脑中的多巴胺也会同步运作。这种趋吉避凶的演化机制会使得大脑记住快乐经验,有利之后能再次获得这样的满足。

然而,这种机制也可能导致成瘾。许多成瘾行为,如药物成瘾、性成瘾、手机成瘾等,都与多巴胺系统密切相关。当一个人过度依赖手机时,大脑会逐渐适应高水平的多巴胺刺激,从而提高快乐的阈值。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更强的刺激才能获得同样的快乐感,形成恶性循环。

02

过度使用手机对大脑的影响

过度使用手机,尤其是社交媒体和新闻等算法驱动的内容,会对大脑产生负面影响。研究发现,这些影响包括注意力持续时间缩短、记忆力减退等。更令人担忧的是,过度使用互联网可能对大脑结构产生实质性影响。

研究显示,过度使用互联网与负责决策、奖励处理和冲动控制的大脑区域的灰质体积减少有关。这些变化与药物成瘾(如甲基苯丙胺或酒精)对大脑的损害相似,被称为“数字成瘾”。长期过度使用手机会导致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大脑老化加速等问题。

03

躺着刷手机与心理健康

对于焦虑、抑郁的人来说,手机成瘾可能更为严重。据统计,2023年中国人每日平均使用手机的时间已经长达6.32个小时,其中青年人的手机使用时间更是达到了惊人的8小时以上。这种过度使用手机的行为,会进一步恶化精神状态。

手机信息满足了人类的“信息欲”,但这种欲望没有“不应期”,可以长时间持续。因此,我们可能会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不间断地刷手机,导致“信息过载综合症”。这种过度刺激会提高我们的快乐阈值,让我们越来越难以感受到快乐,同时对痛苦更加敏感。

此外,手机构建的“理想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巨大落差,容易导致自我接纳困难,行动力受阻。而“个体信息过滤机制”与“智能信息推荐算法”的影响,让我们生活在“信息茧房”中,焦虑时更容易接收到令人焦虑的信息,形成恶性循环。

04

如何摆脱“多巴胺陷阱”

  1. 控制使用时间:每天设定固定的手机使用时间,避免无意识地过度使用。可以使用手机自带的屏幕时间统计功能来监控使用情况。

  2. 培养其他兴趣:发展线下兴趣爱好,如运动、阅读、绘画等,减少对手机的依赖。

  3. 改善使用习惯:避免躺着玩手机,保持正确的坐姿,屏幕距离眼睛约50厘米。每20分钟休息一次,眺望远方放松眼部肌肉。

  4. 提高自我觉察能力:在使用手机时,时刻提醒自己是否真的需要这些信息,是否有更好的时间利用方式。

  5. 设置手机使用规则:比如不在睡前使用手机,不在餐桌上使用手机等,逐步建立健康的数字消费习惯。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逐步摆脱手机成瘾,重获身心健康。记住,手机只是工具,不是生活的全部。让我们学会掌控手机,而不是被手机掌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