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北京“双奥之城”:从场馆到生活的奥运遗产传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北京“双奥之城”:从场馆到生活的奥运遗产传承

引用
澎湃
9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5079370
2.
https://www.stdaily.com/web/gdxw/2024-09/07/content_226172.html
3.
https://new.qq.com/rain/a/20240907A03Y0F00
4.
https://www.sohu.com/a/856833013_260616
5.
http://www.nbd.com.cn/rss/zaker/articles/2526247.html
6.
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403/t20240305_5736848.shtml
7.
http://www.bj.xinhua.org/20240320/7cae44018c414df88904035c1d39c3a6/c.html
8.
https://www.beijing2008.cn/c/2025-01-08/28741.shtml
9.
https://en.beijing2008.cn/c/2024-08-19/26570.shtml

2022年2月4日,当奥林匹克圣火再次在北京点燃,北京成为全球首个既举办夏奥会又举办冬奥会的“双奥之城”。这一历史性的时刻,不仅见证了北京作为全球首个“双奥之城”的荣耀,更开启了奥运遗产造福民众的新篇章。

01

奥运场馆的华丽转身

在北京石景山区,首钢滑雪大跳台犹如一道绚丽的彩虹,横跨在冷却塔旁。这座世界上唯一一座建在城市中的永久保留大跳台,不仅见证了谷爱凌、苏翊鸣等奥运健儿的精彩表现,更成为了北京西部的新地标。冬奥会后,这里迅速成为时尚潮流的聚集地,无论是参观游览还是举办各类活动,都展现了奥运赋能城市更新的魅力。

作为两届奥运会开闭幕式举办地的国家体育场“鸟巢”,如今已成为国内外大型演出的殿堂级场馆。从张艺谋的《对话·寓言2047》到各类世界级演唱会,这里见证了无数文艺巨匠和超级巨星的精彩演出。

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在北京冬奥会期间变身“冰立方”,通过水冰转换技术展示了奥运场馆的多功能性和可持续性。而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不仅在冬奥会期间制出了“最快的冰”,赛后更成为推广大众冰雪运动的重要场所。

02

城市发展的新引擎

两次奥运会不仅为北京留下了宝贵的场馆遗产,更推动了城市的全方位发展。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让北京的天更蓝、水更清。城市道路和轨道交通的建设也得到了显著提升,为市民出行提供了更多便利。

更为重要的是,奥运精神激发了全民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据统计,北京参与攀岩运动的人数已达15万人左右,全市对外开放的商业性岩馆超过50家。从皮划艇到马拉松,从飞盘到滑板,各类新兴体育项目在北京蓬勃发展。目前,全市开展新兴体育项目的俱乐部和队伍已超过1100个,展现了奥运对全民健身事业的深远影响。

03

文化传承与创新

为了更好地展现“双奥之城”的魅力,北京奥运博物馆经过重装开放。博物馆以“圆梦双奥 共创未来”为主题,分为冬奥盛会、夏奥记忆和双奥之城三个部分,展出了1300余件珍贵展品。从2008年奥运会的“金镶玉”奖牌到2022年冬奥会的“同心”奖牌,从奥运火炬到比赛装备,每一件展品都在诉说着北京与奥运的不解之缘。

北京作为“双奥之城”的故事,不仅是两届奥运会的简单叠加,更是一次次突破与创新的结晶。从2008年到2022年,北京不仅完成了从“夏季奥运会主办城市”到“冬季奥运会主办城市”的转变,更实现了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跨越。这种跨越,不仅体现在场馆建设、赛事组织上,更体现在对奥运精神的传承与创新中。

如今的北京,正以“双奥之城”的新身份,续写奥运遗产利用的新篇章。奥运不仅改变了北京,更让这座城市焕发出新的活力。从场馆利用到城市更新,从环境保护到体育发展,北京正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奥运让城市更美好,城市让生活更幸福”的理念。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