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干细胞疗法重大突破:帕金森病治疗迎来新希望
2024年中国干细胞疗法重大突破:帕金森病治疗迎来新希望
2024年,中国在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病领域迎来重大突破。从上海东方医院的首例自体iPSC细胞移植,到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的创新性细胞治疗,再到北京协和医院全球首创的无创鼻腔移植技术,中国在这一前沿医疗领域持续领跑,为帕金森病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帕金森病治疗迎来新突破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我国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高达1.7%,预计到2030年,我国帕金森病患者将达494万,几乎占全球患者总数的一半。目前,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是主要手段,但都存在局限性:药物疗效会逐渐减退,手术则创伤较大且适用范围有限。
三大突破引领治疗新方向
上海东方医院:首例自体iPSC细胞移植
2024年,上海东方医院刘中民教授团队与士泽生物联合开展的国内首例自体iPSC来源的多巴胺能神经前体细胞移植治疗取得突破性进展。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患者在接受治疗12个月后,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帕金森病量表评分减少超过20分。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创新性细胞治疗方案
宣武医院陈志国教授团队研发了一种新型治疗方案:将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直接重编程为诱导神经干细胞(iNSC),再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前体细胞,移植至患者脑内。首例患者治疗后12个月的评估显示,关期症状明显改善,从几乎不能自理到能够独自站立行走,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北京协和医院:全球首创无创鼻腔移植技术
北京协和医院王任直教授团队开创性地采用无创鼻腔移植神经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病。研究纳入18名中晚期患者,分为三个剂量组进行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结束后第6个月,患者平均评分下降19.9分,运动症状和生活质量显著改善。这种无创方式不仅安全性高,而且可以多次重复移植,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中国领跑全球干细胞治疗领域
这些突破性进展不仅展示了中国在干细胞治疗领域的创新能力,也为全球帕金森病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案。随着研究的深入和临床数据的积累,这些创新技术有望早日转化为临床应用,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在干细胞药物研发领域也取得了显著进展。截至2024年10月,我国共有148例干细胞药物临床研究申请获受理,其中106例已获批。间充质干细胞药物占比73.6%,是研发的主要方向,而iPSC来源功能细胞的干细胞药物已有10例获批。
展望未来:从“追赶”到“领跑”
从2024年的系列突破来看,中国在干细胞治疗领域已经从“追赶者”变成了“领跑者”。这些创新技术不仅为帕金森病治疗带来了新希望,也为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随着研究的深入和临床应用的推进,我们有理由相信,干细胞治疗将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为全球医疗事业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