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危重病人营养疗法新突破:全能量喂养或存风险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危重病人营养疗法新突破:全能量喂养或存风险

引用
MedSci-临床研究与学术平台
7
来源
1.
https://www.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404082805444
2.
https://rs.yiigle.com/cmaid/1512295
3.
https://rs.yiigle.com/cmaid/1499289
4.
https://rs.yiigle.com/cmaid/1518919
5.
https://rs.yiigle.com/cmaid/1494730
6.
http://www.zhqkyx.net/article/doi/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3408
7.
https://weixin.incongress.cn/zhtnbnotes.do?method=getNotesByIdLMV2&openid=oQx7Ms7GE5h7XhsnF7eTC24OQ6Ho¬esId=40799

最新研究发现,传统的全能量喂养方式在危重病人中可能弊大于利,这一发现正在改变临床医生对危重病人营养支持的传统认知。

全能量喂养:并非越多越好

长期以来,医学界普遍认为危重病人需要尽早进行全能量喂养,以满足其高代谢状态下的能量需求。然而,最新的研究结果却颠覆了这一传统观念。

一项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的大型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显示,在危重病早期阶段,实施全能量喂养并未带来预期的临床益处,反而可能增加并发症风险。研究纳入了近2000名危重病人,随机分为早期全能量喂养组和低能量喂养组。结果显示,两组在主要终点(90天死亡率)上无显著差异,但全能量喂养组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反而更长。

这一发现引发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专家指出,危重病人的代谢状态复杂多变,过早给予全能量喂养可能导致肠道功能紊乱、血糖控制困难等不良后果。因此,临床医生需要重新评估危重病人的营养支持策略,避免"一刀切"的做法。

特定营养成分:精准补充更有效

在重新思考营养支持策略的同时,研究人员开始关注特定营养成分对危重病人的影响。一些研究发现,通过精准补充特定营养成分,可以改善病人的临床预后。

例如,精氨酸作为一种条件性必需氨基酸,在应激状态下对机体具有重要作用。一项发表在《临床营养学杂志》的研究显示,补充精氨酸可以改善危重病人的免疫功能,降低感染发生率。另一项研究则发现,谷氨酰胺的补充有助于维持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减少细菌移位和感染风险。

此外,对于高血糖的危重病人,通过调整营养配方中的碳水化合物比例,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这些发现表明,未来的营养支持方案应该更加注重个体化和精准化,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和代谢状态来调整营养成分。

拔管前营养:持续供给更安全

在危重病人的康复过程中,拔管是一个关键环节。传统观念认为,为了减少拔管时的误吸风险,应该在拔管前6小时禁食并抽吸胃内容物。然而,这种做法可能会导致营养摄入不足,影响病人的康复进程。

最近发表在《柳叶刀·呼吸病学》杂志的一项研究对此提出了新的见解。研究纳入了1130名ICU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在拔管前持续给予肠内营养,另一组则在拔管前6小时开始禁食。结果显示,两组在拔管失败率(重新插管或死亡)方面没有显著差异。这一发现意味着,持续给予肠内营养并不会增加拔管风险,反而可以保证病人的营养供给,促进康复。

未来方向:个体化营养支持

这些新发现为危重病人的营养支持提供了重要指导。未来的临床实践应该更加注重个体化评估,根据病人的病情、代谢状态和营养需求来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支持方案。同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不同营养成分的具体作用机制,以优化营养支持的效果。

总之,危重病人的营养支持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需要不断更新和优化。通过精准的营养干预,可以改善病人的临床预后,降低并发症风险,最终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