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肠溶片:心血管疾病的守护神?
阿司匹林肠溶片:心血管疾病的守护神?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头号健康杀手,而阿司匹林作为一款经典药物,在预防心血管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多项研究证实了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中的显著效果,特别是在减少心肌梗死和卒中风险方面表现突出。然而,使用过程中也需注意出血等副作用的风险。专家建议,慢性稳定性冠状动脉心脏病患者应长期服用阿司匹林75~100 mg/d,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则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剂量调整。
阿司匹林:心血管疾病的“守护神”
阿司匹林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主要通过抑制环氧化酶活性,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产生镇痛、抗炎、解热作用。此外,阿司匹林还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从而用于预防心血管疾病。
适用人群
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包括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肥胖等危险因素的人群。
心血管疾病患者:已经确诊冠心病、脑卒中、外周动脉疾病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
手术后患者:心脏搭桥手术、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以及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
推荐剂量
慢性稳定性冠状动脉心脏病患者:推荐长期服用75-100mg/d。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可能需要短期使用较高剂量(如300mg),随后调整为维持剂量。
使用注意事项
服用时间:用于心血管疾病预防时,建议早晨空腹服用。这是因为早晨服用可以保持药物在血液中的稳定浓度,提高预防效果。
服用方法:为了提高吸收率,建议将药物嚼碎后服用。同时,服用时应适量饮水,有助于药物溶解和吸收。
饮食注意事项:避免与酒精同时使用,因为酒精会加重对胃黏膜的刺激,增加胃肠道不良反应的风险。
副作用及风险
出血风险:阿司匹林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可能会增加出血风险。在服用阿司匹林期间,要注意观察身体是否有出血倾向,如牙龈出血、皮下出血等。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胃肠道不适:阿司匹林可能会导致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饭后服用、嚼碎服用以及避免饮酒等措施,可以降低胃肠道不良反应的风险。
过敏反应:极少数患者可能对阿司匹林产生过敏反应,如皮疹、哮喘等。如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寻求医生的帮助。
药物相互作用:阿司匹林与其他药物如抗凝血药、糖皮质激素等联用,可能会增加出血风险。在服用阿司匹林期间,应告知医生自己正在使用的药物,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结语
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预防中确实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并非万能药。是否需要服用、服用剂量以及服用时间等,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同时,服用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身体反应,一旦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只有合理使用,才能真正发挥阿司匹林的“守护神”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