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家“经济贡献”最大的8个省:南方5个,北方3个
对国家“经济贡献”最大的8个省:南方5个,北方3个
哪个省经济贡献最大,除了看GDP数据,还要看财政数据。由于全国各地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的财政实力也不均衡,为了照顾财政困难的省份,国家每年会从富裕的省份缴税,再下拨到财政困难的省份。看全国财政数据会发现,各省的GDP跟税收并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只有8个省份真正做到了自力更生。
第八名:福建
福建省缴税529亿元,它的省内经营主体有760多万个,其中比较亮眼的特色企业是近15万家,民营网络零售企业网店超130万个,已经形成电商产业集群。
第七名:山东
山东省缴税863亿,作为传统的经济强省,山东境内有360多万家企业,包括18家全国500强。从城市看,青岛和济南贡献最大,青岛依托其港口优势,还有发达的制造业服务业加持,财政收入始终保持高位。
济南也拥有雄厚的工业基础,近年来大力布局高新技术产业,为财政收入提供了有力支持。
第六名:天津
天津缴税1033亿,它的制造业尤为亮眼,有20多万家工业企业,小小的一个大邱庄镇就有600多家企业,包括139家大中型企业,年产值高达数百亿。
第五名:北京
北京缴税3300亿,它目前经营主体差不多有255万个,其中企业约有200万家,包括近50家企业500强,它的一大特色是国企央企扎堆,进入世界500强名单的有43家。像国家电网、中石油、中石化、中建中铁等,涵盖能源、金融、科技、制造等多个领域,其中能源领域变现最为亮眼,国家电网公司是全球第三,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分别是第五和第六。
第四名:浙江
浙江缴税4396亿,浙江的经济表现比较稳定,近年来他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像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涌现出了近,000家名企。特别是出现像阿里、网易等百余家全国500强,税收贡献率较高。另外它又有一个特色,就是居民收入领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20年蝉联全国各省区第一。
第三名:江苏
江苏省缴税4604亿,全国有名的经济大省,地处长三角,有地理位置优势。多年来他的经济实力发挥稳定,制造业发展有两个明显优势,一个是产业集群化,竞争力强。另一个是可利用外资最多,它的发展主力集中在苏南地区,以苏州无锡南京为核心,苏北相对差一些。
第二名:上海
上海缴税5483亿,作为全国经济中心、超一线城市,它的经济发展是多架马车并驱,像金融、港口、贸易、高科技孵化等,汇集了近400家优秀民营企业。其中有18家是全国500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国际化的视野和强大的金融实力,使,得它成为全球瞩目的“魔都”。
第一名:广东省
广东省缴税7308亿元,作为全国经济第一大省,它也是全国缴税第一大户,而且自1991年以来一直霸榜。它能连年拿第一,主要原因是经济体量大、企业多,2023年经济总量高达13.6万亿元,是全国首个突破13万亿的省份。算起来,他在经济总量全国第一的位置上已经坐了35年,这得益于制造业、服务业和技术创新方面的强大实力。据统计,它境内经营主体差不多有1800万个,其中企业有700多万家,占全国的1/7。近年来跟港澳联合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成为与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齐名的世界四大湾区之一,发展潜力巨大。
从以上缴税的省、直辖市的情况,可以得出一些规律,一是排名第一的广东,缴税比第二的上海高出近2000亿。一个重要因素是,广东有深圳这个全国性总部城市加值,国内税收收入高达8000多亿,除了经济实力强、税收产出多之外,还有不少总部税收证券印花税等加成。如果将这部分剥离掉,那广东的税收规模优势就没有那么夸张了。
二是缴税大户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其中有些省份也存在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比如广东非珠三角地区,浙江南部山区、福建闽北山区、江苏苏北、山东鲁南地区等。应该说为了全国发展一盘棋,这些副省也做出了牺牲。
三是长三角表现突出,江浙两省高税收收入,体现了长三角地区的经济活力和发展水平,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金融领域涌现一大批优秀企业,为税收的稳步增长提供有利条件。
实际上回答哪个省对全国贡献最大,这个问题并不简单,因为各省对国家的贡献是不同的。每个省的发展情况不同,这种贡献可以从多个层面来看,就比如河南对中国粮食安全贡献大,东北地区对中国工业发展贡献最大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