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杨斌:企业社会责任新趋势与科技创新的双向奔赴
清华大学杨斌:企业社会责任新趋势与科技创新的双向奔赴
2024年12月,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在S大会上发表演讲,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新趋势。他认为,企业应摆脱有限游戏思维,转向无限游戏模式,通过科技能力和专业优势解决社会议题,推动社会进步。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自1953年首次提出以来,其内涵经历了不断丰富和演变的过程。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研究指出,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可以从责任类型、责任对象、责任背景等多个维度进行理解。其中,美国经济发展委员会提出的同心圆模型和Carroll的金字塔模型是最具代表性的概念框架。
同心圆模型将企业社会责任分为三个层次:最核心的是经济责任,中间圈是社会价值观责任,最外圈是解决社会问题的责任。而金字塔模型则将企业社会责任细分为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和慈善责任四个层面。
进入2025年,企业社会责任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根据商道咨询发布的《2025年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十大趋势》报告,绿色转型、净零排放、自然议题、数字创新等成为企业关注的重点领域。其中,科技创新在企业社会责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以腾讯为例,该公司运用跨年龄人脸识别技术帮助寻找失踪儿童,发起“天籁行动”免费开放AI技术改善听障人士的使用体验。这些案例生动诠释了科技与社会价值的双向奔赴,不仅解决了社会问题,也为企业带来了品牌影响力和商业价值的提升。
企业社会责任与商业价值并非对立关系,而是可以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当企业将社会价值创造根植于组织使命、价值观和战略中,不仅能够提升社会影响力,还能在竞争中获得差异化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正如杨斌所言,企业社会责任的未来在于打造更多的“善引擎”,实现社会善能的集聚转换输出。这需要企业具备“与共思维”,通过科技、组织与生态方式,形成不断进化的“善的共同体”,并唤醒更多的善念善意,成为更多善意的孵化器,并使其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