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於邱黎阳:从科学家到创业者,以创新推动生物医药发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於邱黎阳:从科学家到创业者,以创新推动生物医药发展

引用
腾讯
5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913A04KC700
2.
https://suat-sz.edu.cn/jyjx/szdw/tpjs_szxjy_.htm
3.
https://pharm.suat-sz.edu.cn/szdw/js.htm
4.
https://cnbusiness.cn/all/health/13134/
5.
https://www.bio-equip.com/news453094436.html

“一个咖啡机大小的自动化检测仪器,手机大小的检测盒,一滴指针血,就能完成床边的检测了。”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於邱黎阳这样描述他团队最新研发的世界首台桌面型NAD+检测仪。这台重量仅18千克、平均检测时间仅5分钟的创新设备,不仅极大简化了血液检测流程,更标志着这位90后科学家在科研和创业道路上的重要突破。

从化学到生物:科研之路的起点

於邱黎阳的科研之路始于武汉大学化学专业的本科生涯。随后,他前往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大学深造,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在海外学习期间,他专注于化学生物学和功能蛋白设计研究,逐渐确立了自己在生物医药领域的研究方向。

博士毕业后,於邱黎阳先后在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医学研究所和瑞士某制药企业工作,主攻“蛋白质工程”。他选择从调控生命衰老的底层机制切入,将研究重点放在NAD+(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这一重要的衰老生物标志物上。

创新突破: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

传统的NAD+检测方法依赖于体积庞大的质谱仪和色谱仪,不仅价格昂贵,还需要专业人员操作,且检测时间长、成本高、所需样本量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於邱黎阳带领团队开发了一种全新的分子检测工具——生物发光蛋白探针。

这种探针由可以和NAD+结合的受体蛋白、用于发光的生物发光蛋白和荧光蛋白三部分组成。当探针识别血液中的NAD+并与之结合后会发生构象变化,导致药物颜色的变化,再结合自动检测仪光谱上的颜色变化程度,即可确定血液中NAD+的浓度。

这一创新设计实现了检测设备的小型化和检测原理的革新,使得检测时间从数小时缩短到5分钟,所需样本量从毫升级降低到微升级,检测成本也大幅降低。这一突破性成果相继在Science、Nature Metabolism等顶级期刊发表,并申请了国际专利。

深圳:科研成果产业化的沃土

2020年11月,於邱黎阳选择归国加入深圳先进院,组建专业团队推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他看中的是深圳对科技创新的鼓励政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以及完备的生物医药产业链。

然而,从科研成果到市场化产品并非一帆风顺。於邱黎阳坦言,最大的挑战在于解决工程学问题和实现大规模稳定生产。在深圳特有的创新环境中,他依托产业和人才政策支持,创立了跨学科的商业化团队,成功开发出第二代合成生物发光蛋白探针,并完成了配套仪器和试剂系统的开发。

创业之路:打造生物医药创新生态圈

除了科研工作,於邱黎阳还积极推动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创业。他参与创建了勃林格殷格翰-中欧中心联合创新孵化器,这是大湾区首个由跨国药企与创新中心深度合作的高规格创新平台。

该孵化器以国际一流生物医药研发标准为指引,配备顶尖科研设备和实验仪器,提供全方位的企业辅导与商业化支持。目前已吸引多家医药研发企业入驻,包括如期(深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敦研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

对于联合孵化器的建立,於邱黎阳表示:“我们的目标是为创新‘萌芽’提供最佳的生长环境,成为生物医学科学家和企业家的首选‘孵化室’。”

未来展望:持续推动生物医药创新

於邱黎阳的科研和创业之路展现了科学家与创业者双重身份的完美融合。他不仅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更将科研成果成功转化为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产品。未来,他将继续致力于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研究,推动更多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