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协议:签还是不签?听听律师怎么说!
婚前协议:签还是不签?听听律师怎么说!
“婚前协议有必要吗?”“签了婚前协议是不是就不信任对方?”“婚前协议真的能保护我的财产吗?”随着社会的发展,婚前协议这个曾经被视为“伤感情”的话题,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提及和讨论。近日,昆明市民对婚前协议的态度引发了广泛关注。有人认为婚前协议没有必要,会影响夫妻感情;也有人认为很有必要,可以避免将来不必要的纠纷。那么,婚前协议到底有没有必要?它在法律上具有怎样的效力?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律师的专业意见。
婚前协议的法律效力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规定:“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
这条规定明确指出,夫妻双方可以通过书面协议的方式,对婚前财产和婚后所得财产进行约定,这种约定对双方都具有法律约束力。也就是说,只要双方自愿签订,并在协议上签字,原则上该协议就具有法律效力。
婚前协议的主要内容
婚前协议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婚前财产:明确双方在结婚前各自的财产状况,包括房产、车辆、存款、股票等。
婚后财产: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获得的财产归属。
债务问题:明确婚前和婚后产生的债务归属。
特殊条款:如继承权、赠与等事项的约定。
需要注意的是,婚前协议不能涉及子女抚养权、离婚等事项,这些内容不在协议的适用范围内。
婚前协议的必要性
关于婚前协议是否必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但以下几类人群,签订婚前协议的必要性较高:
再婚人士:特别是带有子女的再婚,需要明确财产归属,保障子女权益。
高净值人群:拥有较多资产的人士,需要明确财产界限,避免纠纷。
继承遗产者:如果一方继承了父母的遗产,可以通过协议明确归属。
对婚姻信心不足者:通过协议明确财产归属,降低未来可能的风险。
签订婚前协议的注意事项
书面形式:协议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协议无效。
双方自愿:协议内容必须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况。
内容合法:协议内容不能违反法律法规,不能损害他人利益。
明确具体:条款要清晰明确,避免模糊表述。
建议公证:虽然不是必须,但公证可以增强协议的证明力。
案例分析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典型案例中,有一起关于婚前房产加名的案件值得关注。崔某某与陈某某于2009年1月登记结婚,2009年2月,陈某某将其婚前购买的房屋转移登记至崔某某、陈某某双方名下。后因感情破裂离婚,法院最终判决房屋归陈某某所有,并综合考虑共同生活情况等因素,酌定陈某某补偿崔某某120万元。
这个案例说明,即使没有婚前协议,法院也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财产分割。但如果有明确的婚前协议,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纠纷。
婚前协议并不是不信任对方的表现,而是一种理性的选择。它可以帮助夫妻双方明确财产归属,避免未来可能出现的纠纷。当然,签订婚前协议也需要双方坦诚沟通,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诉求。如果你对婚前协议还有疑问,建议咨询专业律师,获取更详细的法律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