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农大助力澧县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园
湖南农大助力澧县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园
近日,湖南农业大学与澧县合作,在大堰垱镇千里马幸福农庄建立了首个现代农业示范园教学实习基地。该园区集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销售及农业休闲观光于一体,成为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转型的成功典范。通过种植有机水稻、蔬菜瓜果并立体养殖鸭蟹等,不仅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还为农民提供了致富新途径。这一举措得到了澧县领导的高度评价,也吸引了更多有识之士加入到有机农业产业中来。
澧县:农业大县的资源优势
澧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洞庭湖西岸,澧水中下游,因澧水贯穿全境而得名。全县辖15个镇、4个街道,总面积2075平方公里,总人口88万,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优质棉基地县、全国油菜生产百强县、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实验示范区、全国葡萄标准化栽培示范基地、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试点县、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县、国家卫生县城、中华诗词之乡、湖南省文明县城、湖南省园林县城、湖南省经济强县、湖南省全面小康“十快进县”。入选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成功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粮食安全、水利建设、经营主体培育等9项工作获省市真抓实干表扬激励。
史前文明的发展高地 澧县境内的城头山遗址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时代最早、文物最丰富、保护最完整的古城遗址,将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一千多年,先后两次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其复原图景被制作成模型,以“中国最早的城市”为题在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展出。2023年城头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入选长江主题国家级旅游路线。澧县鸡叫城遗址入选湖南省第一批省级大遗址名单。以城头山、鸡叫城、彭头山、八十垱为核心的澧阳平原史前文化遗址群正在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县域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展较快,现已成功创建湖南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物产丰富的资源宝地 澧县处于北纬N29°25' 09”至N29°57’24”,东经E111°12' 27”至E112°04'21”之间,属中亚热带北缘内陆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山丘平湖自西向东依次分布,拥有全省最大的冲积平原——澧阳平原的绝大部分。现代农业特色突出,盛产稻、棉、油及葡萄、桔柚,享有“鱼米之乡”“南方吐鲁番”的美誉。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发现矿种32种,其中芒硝矿储量4.66亿吨,是长江以南储量最大、品质最高的矿区。中药材发展迅速,获评为省级中药材种植基地示范县。
湖南农业大学:科技创新的强力支撑
湖南农业大学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拥有岳麓山实验室等高水平科研平台,汇聚了5000多名农业科研人员。在杂交水稻、油菜、辣椒等作物育种方面取得重大成果,为澧县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岳麓山实验室占地近600亩,新建了不少楼房。“岳麓山实验室锚定‘建设国内顶尖、世界一流的种业实验室’目标,整合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等39个省部级以上平台,10余家高校院所和企业参建。”湖南省政府岳麓山实验室工作专班负责人邵胜强介绍,目前实验室已进驻230个科研团队、2000余名科研人员。未来3年,实验室将集聚2500名以上国内外种业领域高水平人才,汇聚湖南省乃至来自全国的种业科研力量。2024年9月,袁隆平生前所在的杂交水稻技术团队成为首个入驻实验室的技术团队。
现代农业示范园:创新实践的生动案例
在湖南农业大学的技术支持下,澧县现代农业示范园成为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转型的生动案例。园区采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推行绿色种植和生态养殖模式,实现了农业生产的提质增效。
园区还注重农产品的深加工和品牌建设,通过开发有机大米、特色果蔬等高附加值产品,延伸了农业产业链条。同时,园区还积极发展农业休闲观光旅游,打造了集采摘、垂钓、农家乐于一体的乡村旅游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
这一模式不仅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也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园区通过土地流转、劳务用工、技术培训等方式,为农民提供了多种增收渠道。同时,园区还积极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发展现代农业。
展望:澧县现代农业发展的美好前景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澧县现代农业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作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实验示范区,澧县将继续深化与湖南农业大学的合作,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未来,澧县将依托其资源优势和科技支撑,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智慧农业和休闲农业。同时,澧县还将加强农业品牌建设,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澧县现代农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为建设农业强国贡献澧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