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有限到无限:企业管理的新趋势
从有限到无限:企业管理的新趋势
2024年12月,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在S大会上提出,现代企业管理应从追求短期目标转向无限游戏模式,以实现企业的永续经营和社会价值创造。这一观点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成为企业管理的新趋势。
有限游戏与无限游戏: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模式
“有限游戏”和“无限游戏”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哲学家詹姆斯·卡斯在1986年提出。在《有限与无限的游戏》一书中,卡斯指出:有限游戏以取胜为目的,而无限游戏以延续为目的。
在企业管理中,这两种游戏模式对应着不同的经营理念:
有限游戏思维关注短期目标,如季度财务数据、市场份额等,企业间的竞争往往陷入零和博弈,导致内卷化。
无限游戏思维则着眼于长远发展,关注企业的社会价值和可持续经营。它不以击败对手为目标,而是致力于创造更多社会价值,激发生生不息的绵延善意。
从有限到无限:企业管理的新趋势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仅仅追求短期利益已无法保证长期生存。正如杨斌所言:“在某段时间内,根据某个评价标准,也许能够达成‘第一’或‘最好’的目标。但这并不意味着会让他们在一个无限游戏中不被淘汰,因为规则在不断变化,目标在持续升级,边界被跨越,范式被颠覆。”
这种转变背后,是企业对自身角色的重新思考。企业不再是单纯的经济实体,而是社会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它们需要在追求商业利益的同时,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通过科技创新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进步。
实践无限游戏:企业的探索与创新
一些领先企业已经开始尝试将无限游戏理念融入经营管理中。例如:
某科技公司运用跨年龄人脸识别技术,帮助寻找到失踪多年的儿童。
在文物保护领域,AI技术被用于修复三星堆出土的珍贵文物,让千年文化重获新生。
有企业发起“天籁行动”,免费开放天籁音频AI技术,以提升人工耳蜗降噪效果、改善人工耳蜗佩戴者的使用体验,帮助听障人士解决听不清的难题。
这些实践表明,企业通过发挥自身科技优势,不仅可以创造显著的社会价值,还能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发现新的商业机会,实现良性循环。
打造“善引擎”:推动社会价值创造的长效机制
为了更好地实现社会价值创造,杨斌提出了“善引擎”概念。他认为,需要建立更有效的机制,让善意更容易转化为善果,降低行善的门槛,提高确定性。
“善引擎”的核心在于:
科技赋能: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解决社会问题,提高服务效率和覆盖面。
多方协作:构建开放的协作网络,汇聚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
持续创新:鼓励试错和创新,不断优化解决方案。
良性循环:实现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的相互促进。
从“本事”到“本分”:企业社会责任的新境界
杨斌强调,企业不应满足于局部的善举,而应将可持续社会价值创造作为自身的“本分”。这意味着:
系统性思维:将社会价值创造融入企业战略和日常运营。
长期主义:不追求短期回报,而是着眼于长远影响。
开放合作:打破边界,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共同创造价值。
持续创新:不断探索新的解决方案,推动社会进步。
展望:无限游戏模式的未来
随着全球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如气候变化、资源短缺、社会不平等,企业需要在解决这些问题中发挥更大作用。无限游戏模式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和路径,帮助它们在创造商业价值的同时,也为社会带来积极改变。
正如杨斌所说:“企业之使命,已不再局限于单纯的经济利益创造,更在于肩负起广泛的社会价值塑造之重任。”这种转变不仅关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可持续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