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引领 资源赋能:吉林蛟河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信用引领 资源赋能:吉林蛟河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吉林省蛟河市,这座位于长白山西麓的县级市,正以独特的资源禀赋和创新的发展理念,擘画着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2024年,蛟河市在全国383个参评县级市中,城市信用综合排名8月、11月两次位居全国第六名、10月位居全国第九名,以信用建设赋能城市发展,打造“诚信之城”新标杆。
信用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
在国家大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战略背景下,蛟河市以创新实践书写信用建设新篇章,通过构建“政务诚信引领、信用监管护航、惠民应用赋能”三位一体发展模式,成功跻身全国信用建设第一方阵。
政务诚信是社会信用体系的“压舱石”。蛟河市组织部门建立全市公务员信用档案,将信用教育纳入入职必修课,连续三年新入职公务员信用培训覆盖率达到100%。实施政务公开政策,推动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政务信息全量公开,政务服务“好差评”满意度连续四年实现100%。这种“制度+教育+监督”的组合拳,使政务诚信成为蛟河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
在市场监管领域,蛟河市坚持把法治监管、信用监管、智慧监管作为加强市场监管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抓手,不断提升市场监管综合能力。对信用优良企业减少打扰,信用较差企业加大监督检查频次,对失信企业进行联合惩戒,发挥信用评价在创新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效能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同时依托吉林省中小微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累计为守信企业授信超2.19亿元,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这种“守信得便利、失信受约束”的机制,降低了对企业的打扰,提高了支持力度,为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蛟河市将信用价值转化为民生福祉,创新开发11个“信易+”应用场景。为各行业优秀守信主体发放蛟河市民诚信卡,市民凭诚信卡可享受健身年卡7折、购药专属折扣、观影立减等20余项优惠,守信激励覆盖衣食住行各个领域。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信用红利,充分发挥了榜样作用,激发了全民守信热情,有效推动蛟河市志愿服务、助残扶弱、献血捐赠等公益事业积极发展,在全市形成了“信用有价、守信受益”的社会共识。
依托吉林市信用综合服务平台,蛟河市归集水、电、燃气、不动产、科技研发等32个领域信用数据共计30余万条,为建立企业信用模型奠定坚实基础。通过信用中国(吉林蛟河)网站提供公务员查询、信用报告查询、信用修复、政府违约失信、拖欠农民工工资、重大税收违法失信、严重失信主体查询等信用服务。蛟河市通过实施信用数据工程,将公共信用信息、市场信用信息、金融信息等进行统一整合归集,为行政监管、审批服务、利民便民、企业扶持、基层管理等跨部门多场景协同应用提供了数据支持,让信用数据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站在新的起点,蛟河市将持续深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推动形成“信用筑基-数据融通-场景赋能-生态共创”的发展闭环,全力打造“信用蛟河”城市名片,以信用促发展,以信用谋发展,用信用之笔绘就高质量发展新图景,为新时代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贡献蛟河力量。
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
蛟河市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松花湖三分之二水域位于境内,水资源总量达19.5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63.9%,已探明矿产资源43种,其中花岗岩储量超100亿立方米。生物资源丰富,盛产食用菌、山野菜、中草药等,享有“中国黑木耳之乡”美誉。矿产资源丰富,镍、铜、铁、钨等矿产丰富,潜在经济价值逾105亿元。
蛟河市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以黑木耳为代表的食用菌产业蓬勃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同时,蛟河市还积极发展矿泉水产业,依托优质的地下水资源,吸引多家知名矿泉水企业落户。
重点项目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蛟河市积极布局重点项目,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吉林得利斯食品有限公司在蛟河市建设农特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项目涵盖生猪屠宰、肉食品加工等多个环节,将为当地农业产业链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国网新源吉林蛟河抽水蓄能电站是吉林省的重点项目,装机容量为4×300MW。该项目不仅将优化当地能源结构,还将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为蛟河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未来展望
蛟河市正以信用建设为引领,以资源优势为依托,以重点项目为引擎,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随着各项战略的深入实施,这座长白山脚下的小城,必将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