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最新睡眠令:孩子睡够了吗?
教育部最新睡眠令:孩子睡够了吗?
近日,教育部发布最新睡眠管理通知,明确规定了各年级学生的必要睡眠时间:小学生每日睡眠应达到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然而,这一政策的落实情况却令人担忧。
研究表明,睡眠不足对未成年人的影响是全方位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睡眠中心主任许志飞指出,高质量的睡眠不仅能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还对其体格生长产生积极作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主治医师黄翔进一步解释,睡眠时生长激素的分泌量是白天的5-7倍,如果睡眠不足,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身高发育。此外,睡眠不足还会导致记忆力下降、免疫力降低,甚至增加患抑郁症的风险。
然而,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根据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最新调查,68.63%的中小学生存在睡眠不足的问题。不同学段中,职业高中生的睡眠不足报告率最低为47.07%,而普通高中生的报告率高达76.17%。更令人担忧的是,睡眠不足与近视率之间存在显著关联。调查发现,睡眠不足的小学生和初中生的筛查性近视检出率分别高达57.09%和76.53%,明显高于睡眠充足的学生。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地纷纷出台相关政策。以浙江为例,杭州上城区和拱墅区早在2018年就提出了“晚十点,不作业”的倡议。然而,政策执行过程中遇到了不少挑战。华师大附属杭州学校的调查显示,虽然95%以上的学生能在晚上9点前完成作业,但仍有一部分家长会给孩子布置额外的学习任务,导致孩子睡眠时间不足。
专家建议,要改善未成年人的睡眠状况,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学校应严格执行教育部的睡眠管理通知,合理安排课程和作业量;家庭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培养规律的作息习惯;社会则应减少对未成年人的课外培训压力,让孩子们有更多时间休息和参与户外活动。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强调,健康良好的睡眠不仅能促进孩子的体格生长,还有助于脑发育、语言、认知及社会情绪发展。因此,保障未成年人的睡眠时间,不仅是教育问题,更是关系到国家未来发展的重大课题。
面对这一挑战,我们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智慧。正如一位教育专家所说:“作业熔断制度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毫无疑问,总体效果是正向、积极的。在实施过程中,学校与家长一定要做好充分沟通和思考,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优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