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帝王蟹价格暴跌:从“天价”到“平民”,这场海鲜贸易大变局
俄罗斯帝王蟹价格暴跌:从“天价”到“平民”,这场海鲜贸易大变局
2024年,一只帝王蟹的价格从往年的1600-2000元暴跌至900元,甚至在一些商超低至800元。这场价格暴跌的背后,是俄罗斯帝王蟹产量激增至6万吨,以及中国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
产量激增至6万吨,俄罗斯帝王蟹“泛滥成灾”
帝王蟹,这种生活在寒冷海域的巨型甲壳类动物,近年来在俄罗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丰收。俄罗斯最大的帝王蟹捕捞公司——Russian Crab Company(RCC),掌握着全国约30%的捕捞配额,即每年1.8万吨的产量。2023年,RCC将90%的产品出口至中国,其中活蟹占比高达80%。
这场丰收不仅限于RCC一家公司。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活蟹进口量已达3万吨,相较2019年疫情前翻了一倍以上。而俄罗斯对华出口量更是激增至6万吨,是2017年的3倍。这种供应量的激增,直接导致了市场价格的大幅下跌。
中国市场成主要推手,珲春成“帝王蟹之都”
中国市场的巨大需求,是这场价格暴跌的重要推手。2023年,中国活蟹进口量已达3万吨,相较2019年疫情前翻了一倍以上。而俄罗斯对华出口量更是激增至6万吨,是2017年的3倍。
在这一过程中,吉林省珲春市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口岸优势,成为了“帝王蟹之都”。珲春口岸距离俄罗斯波谢特港仅42公里,距扎鲁比诺港71公里,是俄罗斯帝王蟹进入中国的主要通道。据统计,我国市场上的帝王蟹约八成来自珲春。
珲春市的成功,离不开当地企业的规范经营和政府部门的引导。珲春市中俄贸易商会副会长于承海表示,对外贸易多变难测,海鲜行业更是面临着较多风险,冷链运输、仓储、销售等环节,任何一个环节不讲规矩,都会影响整个产业链条的发展。
价格暴跌带来的连锁反应
价格暴跌对俄罗斯当地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方面,俄罗斯出口商通过降价促销、扩大市场份额;另一方面,中国消费者能以更低价格购买到帝王蟹。珲春亿恒工贸有限公司的活蟹业务年收入从2022年的3000万元迅速飙升至如今的4.7亿元,就是一个生动的例证。
然而,这场价格暴跌也带来了挑战。由于供应量的上升和消费量的增速较慢,帝王蟹市场出现滞销现象。为应对市场变化,部分商超推出“平民价帝王蟹”,试图降低价格。但鲜活帝王蟹的价格降低受到捕捞成本、保鲜成本等因素的限制,难以实现真正的平民化。
未来展望:平衡生态保护与资源开发
尽管帝王蟹价格暴跌为消费者带来了实惠,但如何平衡海洋生态保护与资源开发,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帝王蟹的捕捞和贸易需要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进行,以确保这一珍贵的海洋资源能够长期为人类所享用。
这场价格暴跌,不仅是市场供需关系的自然调节,更折射出全球海鲜贸易的复杂性。对于俄罗斯来说,如何在保持出口增长的同时,确保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而对于中国消费者而言,这场价格暴跌无疑为餐桌增添了一份美味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