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洗浴,高血压患者需谨慎
冬季洗浴,高血压患者需谨慎
72岁的徐仕祥老人患有高血压和腰椎间盘突出,平时经常感到头晕目眩。一天,他在浴室里不慎滑倒,幸亏家人及时发现才避免了严重后果。这个发生在重庆江津区的真实案例,揭示了冬季洗浴对高血压患者可能带来的风险。
随着冬季的到来,高血压患者在洗浴时需要格外小心。近期,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黄榕翀指出,虽然洗热水澡有利于保持正常血压,但不当的洗浴习惯可能引发严重的健康问题,甚至危及生命。
冬季洗浴的潜在风险
冬季气温低,人体血管处于收缩状态,血压相对较高。此时如果突然进入高温环境,如热水澡或桑拿,会导致血管迅速扩张,血压急剧下降。这种短时间内血压的剧烈变化,可能造成心脑血管意外。
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急诊医学科主治医师蔡鸿维表示,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和高血压患者来说,冷热温差过大可能导致血管无法承受压力变化,从而引发热休克、晕厥、中风或心肌梗塞等严重情况。
高血压患者的洗浴注意事项
为了确保安全,高血压患者在冬季洗浴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控制水温:水温应保持在37-40℃之间,避免过高或过低。过高的水温会刺激血管扩张,增加心脏负担;而过低的水温则可能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限制时间:每次洗浴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长时间浸泡在热水中会导致大量出汗,增加脱水和血压波动的风险。
缓慢起身:从浴缸或淋浴间出来时,应缓慢站立,避免因血压突然下降导致头晕或昏厥。
补充水分:洗浴前后要适量补充水分,防止脱水。脱水会增加血液粘稠度,对心血管系统不利。
避免饭后立即洗澡:饭后1.5-2小时内不宜洗澡,以免影响消化功能和心脏供血。
选择合适的时间:建议在一天中体温较高的时段(如下午)洗澡,避免早晚体温较低时洗浴。
创新解决方案
针对老年人和高血压患者洗浴安全问题,一些地方已经开始探索创新解决方案。例如,重庆市推出“助浴快车”服务,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安全便捷的洗浴服务。这种服务不仅解决了老年人洗浴难题,还通过专业人员的操作降低了安全风险。
此外,家庭环境的适老化改造也十分重要。例如,可以在淋浴区安装防滑扶手,铺设防滑垫,配备洗澡椅等设施,以减少滑倒和摔伤的风险。
冬季洗浴对高血压患者来说确实需要格外谨慎,但通过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风险。建议高血压患者及其家人重视洗浴安全,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确保温暖舒适的同时保障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