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种韭菜花,高产秘籍大公开!
秋种韭菜花,高产秘籍大公开!
秋天是种植韭菜花的最佳时节。为了帮助大家实现高产目标,我们整理了详细的种植技术和管理要点。从种子消毒到播种育苗,再到移栽定植和日常管理,每一步都至关重要。掌握这些技巧,让你的韭菜花丰收满满,不仅美味还能赚翻哦!
选地与整地
选择适合的地块是种植韭菜花的第一步。应选择背风向阳、地势较高、土壤排水良好且肥沃、无盐碱化,且1-2年内未种植过葱蒜类作物的砂壤土或粘壤土。这样的土壤条件有利于韭菜的生长和发育。
在整地时,需要进行深翻,并结合施肥,整平做畦,畦高12-14厘米,畦宽100-120厘米。每亩施腐熟基肥2000公斤,为韭菜花的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
种子处理与播种
韭菜花的种子处理有两种方法:干籽直播和湿籽催芽。
干籽直播:适用于春播,直接将种子播入土壤中。
湿籽催芽:用40℃温水浸泡种子12小时,除去秕籽和杂质,将种子上的粘液洗净后催芽。将浸好的种子用湿布包好放在16-20℃的条件下催芽,每天用清水冲洗1-2次,60%以上的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播种时,可采用开沟条播或撒播的方式。播种后覆盖细土,厚度约1厘米,并保持土壤湿润。为保温保湿,可在床面覆盖薄膜或稻草,70%幼苗出土时撤除覆盖物。
育苗与定植
幼苗期的管理至关重要。出苗前需保持土表湿润,每2-3天浇水一次。从齐苗至苗高16厘米,7天左右浇一次水,结合浇水,每追诿氮肥3公斤。立秋后,结合浇水追肥两次,每次亩施氮肥4公斤。
当幼苗长至18-20厘米高,具有7-9片叶时,即可进行定植。定植时间应避开高温高湿季节。定植时,将韭菜苗起出,剪去须根先端,留2-3厘米,以促新根发育,再将叶子剪去一段,以减少叶面蒸发,维持根系吸收和叶面蒸发平衡。株行距10×20CM,每穴栽苗8-10株;或30-36×20CM,每穴定植20-30株,栽植深度以不埋住分蘖节为宜。
田间管理
水肥管理:韭菜花耐肥力很强,定植前深翻整地(2米包坑)施足腐熟基肥,亩施2000公斤,施肥原则是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使用,比例不低于1:1。施肥要根据长势、天气、土壤干湿度情况,采取轻施勤施的原则,苗高35厘米以下,亩施2%复合肥水500公斤;苗高35厘米以上,亩施3%腐熟粪肥800公斤,同时加施复合肥5公斤,天气干旱要加大稀释倍数。定植后45天可收少量韭花,当年着重"养根壮秧",采收适宜在清晨。定植初期混播芫茜、或其他叶菜,可降温和增收。
培土与除草:由于韭菜具有跳根的特性,因此,培土工作不容忽视。入冬前(冬季花芽分化后)应结合施越冬肥(亩施进口复合肥30斤)进行一次大培土以促生长,使植株能积累更多的养分为来年正常抽苔所需,平时可有计划地进行1-2次的小培土。培土宜在晴天进行,用地面已风化的表土(不宜用未腐熟的深土)培于植株根部,培土时边用手把向外张开的叶丛拢合边培头。这一措施不仅可防止倒伏,还能改善田间通风透光的状况。在韭菜生长期间,气候温和雨水多,杂草易发生,须中耕除草,锄松表土,提高土温,以利于养根发棵。经常摘除黄叶、枯叶,并集中到田外处理,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有利于通风透光。但不宜用刀割苗,否则将影响以后植株生长及养分积累,对花苔产量有一定的影响。当植株封行后,如发现棵数过多而影响植株正常生长时,应及时进行疏间苗,为不妨碍正常生产,疏间苗一般在收获的淡季进行(一般从定植后**年和第二年上半年都不用疏间苗)。
病虫害防治:韭菜花的主要病虫害有灰霉病、疫病、葱蓟马等。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策略,定期检查田间情况,发现病虫害及时处理。可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但要注意农药的安全间隔期,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收获与储存
一般在定植后45天可收获韭花,当年着重"养根壮秧",采收适宜在清晨。定植初期混播芫茜、或其他叶菜,可降温和增收。第二年为盛产期,以收获韭青、韭花为主,周年都可以收获韭青,每收一次即进行中耕松土、施肥和培土。如计划下造要软化韭黄时,收韭青延长7天时间收割。培育韭黄的方法很多,本地多采用瓦筒软化法。此法是用一种特制的高30-40CM,直径15-20CM圆形瓦筒,现较多采用水泥倒制品,用它罩在韭菜上进行遮光,上端的筒口,白天用筒盖遮住,晚上打开通风降温。软化时间,夏季7-8天;冬季10-12天。第三年多是一青一黄。
经济效益分析
韭菜花的市场需求量较大,价格相对稳定。通过科学种植和精细管理,每亩产量可达1500-2000公斤,经济效益可观。同时,韭菜花的种植周期较长,一次种植可连续收获多年,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前景。
通过以上种植技术和管理要点,相信你一定能在秋季种植出高产优质的韭菜花。祝你种植成功,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