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雄安新区南阳遗址新发现:燕文化城址揭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雄安新区南阳遗址新发现:燕文化城址揭秘

引用
新华网
9
来源
1.
http://www.xinhuanet.com/20240328/82e0df4596a54db9a3de387e081d8722/c.html
2.
https://news.cctv.com/2024/03/28/ARTIGCwVYbyaygAWhRdDqFe8240328.shtml
3.
http://he.people.com.cn/n2/2024/1122/c192235-41050546.html
4.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24-05/18/nw.D110000renmrb_20240518_1-07.htm
5.
http://www.news.cn/local/20240329/44b989bf5b494d599903cd44c0f46390/c.html
6.
http://www.news.cn/local/20240913/40e8309e168b4593b596e302d27bb588/c.html
7.
https://wwj.henan.gov.cn/2024/12-26/3104039.html
8.
https://wenwu.hebei.gov.cn/system/2024/03/29/030282529.shtml
9.
http://www.hbswwkg.com/2024-07/19/content_9209490.html

2024年3月,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宣布,在雄安新区境内确认发现8座古城遗址,其中南阳遗址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重要的历史价值备受关注。作为雄安新区面积最大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阳遗址的最新考古发现为我们揭示了燕文化的神秘面纱。

南阳遗址位于雄安新区容城县晾马台镇南阳村南20米,地处大清河水系冲积扇上,属太行山麓平原向冲积平原的过渡带。遗址保护范围南北600米,东西700米,面积达42万平方米,是雄安新区内保存面积最大、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遗址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自2017年起,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故宫博物院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南阳遗址及其周边区域展开了系统的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工作。考古调查覆盖40平方公里,发现以南阳遗址、晾马台遗址为核心的“大南阳”遗址聚落群,遗址、墓地数量达13处,面积近18平方公里,文化遗存年代自新石器时代晚期延续至宋金时期,持续近三千年,传承脉络轨迹清晰。

通过考古发掘,基本确认了南阳遗址主体文化遗存为东周至汉代的燕文化,主要由两座战国城址构成。遗址呈“凸”字形,北高南低,小城居北,平面呈方形,边长200米;大城居南,平面呈矩形,南北500米,东西600米。大城城墙下有基槽,基槽底部有两条倒梯形的小基槽,而小城城墙下没有基槽,城墙内外修筑护坡以加固。此外,大城的北城垣利用了小城的南城垣,是在小城的南城垣基础上夯筑而成的,表明大城的建成时代略晚于小城。

遗址内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包括“西宫”铜壶、“左征”“右征尹”铜壶盖、“易市”陶文陶片等。其中,“西宫”铜壶的发现尤为重要,铜壶铺首处阴刻“西宫”二字,与燕王都城宫禁直接有关。“易市”陶文陶片的出土更是直接表明南阳遗址可能是燕国都邑“临易”或“易”之所在。史料记载,燕国曾5次迁都,燕桓侯徙于“临易”,燕文公迁“易”。这些文物的发现,不仅展示了燕国器物的风格,也为探索燕国都邑提供了重要线索。

“西宫”铜壶,铜壶铺首处阴刻“西宫”二字,与燕王都城宫禁直接有关。
“易市”陶文陶片的出土,直接表明南阳遗址可能是燕国都邑“临易”或“易”之所在。

南阳遗址的考古发现,不仅揭开了雄安新区城市考古的序幕,也为研究燕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作为燕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南阳”遗址群见证了燕文化的孕育、发展、壮大和衰落过程。这些发现,不仅为白洋淀地区东周和汉代城市起源、形成、发展等城市化进程研究提供了重要实物载体和范例,也进一步推进了该地区先秦时期生态环境演变、人与自然互动关系的研究工作。

南阳遗址出土的饕餮纹半瓦当,展示了战国时期燕文化的艺术风格。

如今,南阳遗址已成为雄安新区千年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区发展建设的重要文化资源。未来,这里将建设成考古遗址公园,让公众有机会近距离感受这片土地上沉淀千年的历史魅力。在雄安新区这片充满现代气息的土地上,南阳遗址静静地诉说着这片土地的千年沧桑,展现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