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治理+气象服务:仙女湖的美丽蝶变
生态治理+气象服务:仙女湖的美丽蝶变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千古名句描绘的美景,在江西省新余市的仙女湖畔得以完美呈现。作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亚洲最大的亚热带树种基因库,仙女湖不仅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更因东晋文学家干宝《搜神记》中记载的“仙女下凡”传说而闻名遐迩。近年来,通过一系列生态治理措施和创新气象服务,仙女湖的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游客体验不断提升,成为江西绿色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
生态治理:从源头守护一湖碧水
为改善仙女湖的生态环境,新余市采取了多项有力措施。一方面,通过清淤疏浚、退养还湖等工程措施提升水体自净能力;另一方面,大力整治污染源,关停了全区范围内664家畜禽养殖场,315座水库山塘全部退出承包养殖。同时,积极推进生态养殖模式,成立渔业公司统一管理8万亩水面,采用“人放天养”的方式发展净水养鱼和碳汇有机渔业。
这些努力带来了显著成效。目前,仙女湖的水质常年保持在Ⅱ类以上,每年可捕捞各类水产品达600万斤,产值超过5000万元。昔日的污染重灾区,如今已成为10万百姓的“绿色银行”。
气象服务:为景区插上科技翅膀
为提升景区管理水平和游客体验,新余市气象局于2023年成立了仙女湖生态气象服务中心。该中心在湖区周边建设了6个环湖气象站,实时监测风速、温度、湿度等气象要素;在湖心和下游出水口布设2个水体监测站,为水质监测提供科技支撑。此外,在游客中心、龙王岛等重要景点布设气象预警设备,为游客提供及时准确的天气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气象部门还在杨梅山码头设立了固定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通过科学实施人工增雨等作业,有效改善了湖区空气质量,增加了水体涵养量,为景区的生态保护和旅游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综合效益:生态红利惠及民生
生态治理和智慧气象的双重加持,让仙女湖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景区环境质量的提升不仅吸引了更多游客,也为当地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据统计,仙女湖年接待游客量已突破百万人次,旅游收入持续增长。
同时,景区还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和特色旅游项目。游客既可以品尝到新鲜的生态鱼,又可以体验水上运动、森林康养等特色活动。当地村民通过参与旅游服务、销售土特产等方式,实现了增收致富。2024年,仙女湖周边村民人均增收约4万元,真正实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仙女湖正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未来,景区将继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断探索文旅融合的新路径,努力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下,仙女湖这颗赣鄱大地上的明珠必将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