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算融合创新:银川数字经济新引擎
智算融合创新:银川数字经济新引擎
在“东数西算”国家战略的引领下,银川正以强劲的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中国算力之都”。作为国家算力枢纽节点,银川不仅在算力规模上实现突破,更在智算融合应用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提速
银川的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呈现出集群化、规模化的发展态势。目前,银川已建成多个大型数据中心和智算项目,其中包括:
- 银川中创普惠智算中心项目,建设不少于1000台12kW机柜数据中心,配备大规模、大带宽、低时延的硬件设备,实现智能化运维管理。
- 宁夏电信数据中心,作为国家(中卫)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各类企业提供高效的数据传输和存储服务。
- 宁夏移动数据中心,一期已建成8栋数据中心机房,可提供1.2万个机架的装机能力,二期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中。
这些项目的建设,使得银川的算力规模持续攀升。截至2024年6月,银川的智能算力达到3300P,数据中心标准机架数超过10万个,算力规模在全国名列前茅。
智算融合创新应用
银川在医疗、政务等领域积极探索智算融合应用,取得显著成效。
在医疗领域,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引入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实现快速精准的影像分析。该系统可对心脏冠状动脉检查、脑卒中检查、肺结节筛查等复杂项目进行高效处理,不仅提高了诊断效率,还降低了漏诊率。
在政务服务方面,宁夏希望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希言”大模型已实现首批15个高频政务服务事项的全自动化办理。该大模型通过引导式问答,精准识别企业、群众办事诉求,快速检索办理流程和所需材料,做到有问必答、准确有效和通俗易懂,应用前景广阔。
政策支持与未来展望
银川市政府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和算力产业发展,出台《打造“算力之都”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试行)》,从智算中心建设、用电成本、算力调度、金融支撑、产业链培育等多个维度提供全方位支持。
根据规划,到2027年,银川将建成80万架数据中心标准机架,算力规模达到80万Pflops。同时,银川还将大力推进包银高铁银川至巴彦浩特支线建设,进一步提升区域交通和信息流通能力。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银川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创新驱动发展,以产业转型升级为支撑,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奋力谱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这座“塞上湖城”正以璀璨之光,照亮西部发展的新航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