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糖友”的十款中药茶饮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适合“糖友”的十款中药茶饮
引用
丁香园
1.
https://www.dxy.cn/bbs/newweb/pc/post/50473560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中医将其称为“消渴”,并根据病情特点分为上消、中消和下消三种类型。针对糖尿病患者的特殊需求,中医提供了多种茶饮方案,既能帮助缓解症状,又能作为日常保健之用。下面介绍十款适合糖尿病患者的中药茶饮,但请在使用前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
糖尿病的中医分类
中医认为,糖尿病总以热伤气阴为病机核心,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口干,所以中医抓住津液流失这一特征,把糖尿病称作“消渴”。一般将糖尿病分为上消、中消、下消三种类型。
上消病位主要在心、肺,一般表现为口渴喜饮、喉咙干热、嘴唇干燥,饮水后仍不能缓解;小便多、颜色发黄;食量变化不明显;舌红,苔黄,口干。
中消病位主要在脾、胃,吃得多饿得快是中消最明显的表现,还伴随口干喜饮的情况。此外,还表现为小便频多、大便干结、头晕目眩、形体消瘦、舌红苔黄等。
下消病位主要在肝、肾,主要表现是小便频繁且量多;面色潮红,手足心热,腰膝酸软,舌红少苔。
无论属于三种类型中的哪一种,生津护阴是防治糖尿病的有效手段。下面分享十款中药茶饮,糖尿病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应用。
图来源:摄图网
十款中药茶饮推荐
- 生津茶
- 配方:青果、马蹄各5个,金石斛、甘菊、竹茹各6克,麦冬、桑叶各9克,鲜藕汁10克,黄梨2个,鲜芦根2支。
- 做法:水煎代茶饮。
- 功效:生津止渴润燥。
- 消渴茶
- 配方:鲜番石榴叶500克。
- 做法:水煎代茶饮。
- 功效:生津止渴。
- 瓜皮饮
- 配方:西瓜皮、冬瓜皮各30克,天花粉15克。
- 做法:水煎服,日1剂。
- 功效:清热生津,利水消肿。
- 消渴速溶饮
- 配方:鲜冬瓜皮、鲜西瓜皮各1000克,天花粉250克,白糖100克。
- 做法:将瓜皮削去硬皮,切成薄片;天花粉捣碎以冷水泡透,同入锅内加水适量,煎煮1小时,去渣,再以文火煎煮浓缩,至稠黏将干锅时,停火待温,加入干燥的白糖粉,拌匀,晒干,压碎,装瓶备用。每次服10克,用沸水冲化,代茶频饮,每日数次。
- 功效:养阴清热,生津止渴。
- 菊花茶
- 配方:黄菊花、槐花各6克,决明子10克,龙井茶3克。
- 做法:沸水泡茶饮。
- 功效:清肝明目,适用于糖尿病高血压伴眼底出血者。
- 菊楂决明饮
- 配方:黄菊花3克,生山楂片、草决明各15克。
- 做法:放入保温杯内,以沸水冲泡半小时,代茶饮。
- 功效:平肝明目,清热消食,适用于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患者。
- 枸麦饮
- 配方:枸杞子10克,麦冬15克。
- 做法:水煎代茶饮。
- 功效:滋阴补肾,适用于肝肾阴虚型糖尿病脑血管意外后遗症者。
麦冬。图来源:昵图网
- 山楂荷叶茶
- 配方:山楂、荷叶、谷精草、海带各6克。
- 做法:水煎代茶饮。
- 功效:清肝明目,活血散结,适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
- 山茱萸茶
- 配方:山茱萸12克,五味子10克,黄芪15克。
- 做法:水煎代茶饮。
- 功效:益气养阴,滋阴敛汗。适用于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多汗者。
- 脊瓜汤
- 配方:狗脊15克,宣木瓜、川牛膝各12克,秦艽10克。
- 做法:水煎服,一日2次。
- 功效:强腰固肾,清热止痛。适用于糖尿病腰酸腿痛者。
本文原文来自丁香园
热门推荐
自闭症儿童的社会支持体系:现状与展望
密歇根州立大学揭秘:自闭症孩子早期干预新招数!
自闭症儿童养育:情感交流与专业干预的双重支持
科技赋能与政策护航:自闭症儿童特殊教育的新趋势
职业健康管理基本原则
游泳8大好處!游泳比陸地運動燃燒更多卡路里,免流汗就能瘦全身!
想利用「跑步机减脂」该怎么做?五种加速燃脂的跑步机运动方式推荐
“健身瘦”和“饿瘦”区别在哪里?看对比图就知道答案,差别很大
运动前吃2种食物燃脂效率翻倍!专家揭秘2大饮食策略
钱塘江南岸最火美食街又要升级了,杭州需要什么样的美食街?
一群朋友旅行中把钱赚了,上海夜市上这支“浙”牌餐车车队开着餐车走天涯
欧洲或将「红酒」踢出“健康推荐”,喝红酒到底好不好?
健康又科学!给老年人的8条专属饮食建议~
神仙居奇峰异石探秘之旅
神仙居:网红打卡与历史文化完美融合的旅游胜地
十三香麻辣小龙虾的做法及配方
江蟹生和宋人爱吃的洗手蟹有什么关系?聊聊温州美食的千年故事
孙悟空:从猴王到斗战胜佛的成长之路
《黑神话:悟空》火爆背后:孙悟空的艺术进化史
孙悟空的心理成长:从叛逆到超越
从妖到佛:孙悟空斩魔后的“心路历程”
全国爱鼻日:如何科学护理你的鼻黏膜?
胆囊虽小,对身体危害不小!预防胆囊炎,出现症状,及时就医
植物蛋白有哪些食物
自闭症儿童的家庭环境如何改善?
自闭症儿童的社交挑战:理解与应对之道
自闭症孩子如何融入社交圈?宝爸宝妈必看!
中医治疗主动脉硬化:现状与展望
中医药新突破:主动脉硬化治疗迎来新希望
退烧后如何科学补充营养?专家建议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