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尿素施用技巧,小麦高产丰收的秘密在这里!
掌握尿素施用技巧,小麦高产丰收的秘密在这里!
在小麦种植中,尿素作为重要的氮肥,其科学合理的使用直接关系到小麦的产量与品质。尿素含氮量高达46%,是目前含氮量最高的固体氮肥。但是,如何在小麦种植中正确施用尿素,以达到高产丰收的效果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
小麦生长各阶段的尿素施用
基肥施用
在小麦播种前,应将尿素作为基肥施入土壤。一般每亩施用尿素10-15公斤。基肥施用时要注意均匀撒施,然后深翻入土,深度以20-30厘米为宜,这样可以减少氮素的挥发损失,让尿素在土壤中有足够的时间转化,为小麦苗期生长持续提供养分。
苗期追肥
对于基肥不足、麦苗长势较弱的麦田,应尽早追施苗肥。一般在小麦三叶期左右,每亩追施尿素5-8公斤,可采用条施或穴施的方法,施后及时覆土浇水,促进麦苗快速吸收利用,使其尽快由弱转强。
拔节期追肥
拔节期是小麦追肥的关键时期,通常每亩追施尿素15-20公斤。此时小麦植株较高,追肥时要注意避免损伤麦苗,可在行侧开沟深施,深度8-10厘米,施后覆土。如果土壤墒情不足,要结合浇水,确保肥料发挥最大效益。
孕穗期追肥
对于土壤肥力较差、前期施肥不足的麦田,孕穗期可适量补施尿素,每亩3-5公斤,以防止叶片早衰,增加穗粒数。追肥方式可采用叶面喷施或结合浇水撒施,叶面喷施时要注意浓度控制在1%-2%,避免灼伤叶片。
施用尿素的注意事项
避免与碱性肥料混用
尿素施入土壤后转化产生的铵态氮,在碱性环境下容易挥发损失。所以,尿素不能与石灰、草木灰等碱性肥料混合施用,应间隔3-5天分开使用,以保证氮素的利用率。
控制用量
尿素虽然是高效氮肥,但用量并非越多越好。过量施用尿素,一方面会造成氮素浪费,增加生产成本;另一方面会导致土壤板结、水体污染,还可能使小麦贪青晚熟、倒伏,降低产量和品质。要根据土壤肥力、小麦品种、种植密度等因素,合理确定尿素用量。
注意施肥时机
尿素的转化和吸收受温度影响较大,低温时转化速度慢。在冬季或早春低温季节施肥,要适当提前,给尿素足够的转化时间。另外,避免在大雨前施肥,防止尿素随雨水流失,造成肥料浪费。
小麦高产施肥案例
在江苏省农垦弶港农场,通过采用“有机无机缓释氮肥+”技术模式,实现了显著的减肥增效。该模式在不同土壤类型和栽培方式下都能稳产省工,相对各系统农场现有水稻施肥模式,可以减氮33.74%~46.58%,同时减少施肥次数2-3次,而产量和品质均未受影响。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福锁指出,农业生产必须绿色转型,我国农产品的产量还要持续增加,但是投入要下降,损失要下降,资源的利用效率要提高。因此,我们的目标就是要高产、高效、环保,实现绿色可持续农业。
通过科学合理的尿素施用,不仅能改善作物健康,还能提高产量和抗逆性。但关键是要掌握正确的施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避免盲目施肥导致的资源浪费和环境问题。希望广大农户能通过掌握这些知识,实现小麦的高产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