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推荐:尿素施肥技巧大揭秘
权威推荐:尿素施肥技巧大揭秘
尿素是农业生产中使用最广泛的氮肥之一,其含氮量高达46%,是目前含氮量最高的氮肥。然而,尿素的施用并非简单地撒在地里就能达到理想效果。正确的施肥方法不仅能提高肥料利用率,还能促进作物生长,增加产量。本文将详细介绍尿素在不同作物上的施用技巧,帮助农民朋友科学施肥。
尿素施肥的关键技术
1. 施用时间
尿素施入土壤后需要经过转化才能被作物吸收,这个过程一般需要4-5天。因此,使用尿素时应比其他氮肥提前7天左右施用。同时,要把握作物的需氮临界期和最大效率期,如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在分蘖期、穗分化期需氮量大,而氮最大效率期则在拔节至孕穗期。
2. 施用方法
尿素的施用方法直接影响其利用率。常见的施用方法有基肥、追肥和叶面喷施。
基肥:尿素作基肥时,应深施覆土,深度在10-15厘米左右,避免与种子直接接触,防止烧种。
追肥:追肥时也应深施覆土,避免地表撒施。研究表明,深施比浅施能提高尿素利用率10%-30%。
叶面喷施:尿素适合作根外追肥,但浓度要控制在1.5%-2%之间,双子叶作物可稍低一些。喷施时间宜选择在下午4时前后,此时蒸腾量少,有利于吸收。
3. 施用量
尿素含氮量高,施用量不宜过大。一般每亩施用5-15公斤,水田每亩施15-20公斤。过量施用不仅造成浪费,还可能导致“肥害”,影响作物生长。
4. 配合施用
尿素应与有机肥及磷、钾肥等配合施用,以满足作物对各种养分的需求。同时,尿素不宜与碱性肥料混施,以免氨气挥发,降低肥效。
不同作物的尿素施用技巧
1. 粮食作物
小麦:基肥每亩施用15-20公斤,追肥在拔节期施用,每亩10-15公斤。注意避免在返青期施用,以免造成营养生长过旺。
玉米:基肥每亩施用15-20公斤,大喇叭口期追肥,每亩15-20公斤。避免在苗期施用,以免烧苗。
2. 经济作物
棉花:基肥每亩施用10-15公斤,蕾铃期追肥,每亩10-15公斤。注意避免在苗期施用。
果树:基肥每亩施用20-30公斤,追肥在开花前和果实膨大期施用,每次每亩10-15公斤。可采用环状沟施或放射状沟施。
3. 蔬菜作物
叶菜类:基肥每亩施用15-20公斤,追肥在生长旺盛期施用,每亩10-15公斤。注意避免在收获前15天内施用。
果菜类:基肥每亩施用20-30公斤,追肥在开花结果期施用,每次每亩15-20公斤。注意避免在结果初期施用。
尿素施肥的注意事项
避免与碳铵混用:尿素与碳铵混用会减缓尿素的转化速度,导致氮素损失。
避免地表撒施:地表撒施会导致氮素挥发,降低利用率。应深施覆土,深度在10-15厘米左右。
避免作种肥:尿素中的缩二脲对种子和幼苗有毒害作用,不宜作种肥。
避免高浓度叶面喷施:叶面喷施时浓度不宜过高,否则会烧坏叶片。一般控制在1.5%-2%之间。
避免施用过迟:施用过迟会影响作物生长,导致贪青晚熟。应在作物需氮临界期和最大效率期前施用。
避免单一施用:尿素应与有机肥及磷、钾肥等配合施用,以满足作物对各种养分的需求。
最新研究进展
最新研究表明,尿素与缓释肥混配深施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在一项试验中,将尿素和缓释肥按1∶2比例混合,全部作基肥一次性深施入土壤,水稻产量比其他处理显著增加29.47%-73.56%。同时,这种施肥方式还能提高作物的生理特性,如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等。
结语
尿素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肥料,但其施用效果与施用方法密切相关。只有掌握正确的施肥技巧,才能充分发挥尿素的肥效,实现增产增收。希望本文能为农民朋友提供科学的施肥指导,推动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