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清代外销广彩瓷的历史与特点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清代外销广彩瓷的历史与特点

引用
1
来源
1.
https://jdzwxcbwg.com/nd.jsp?id=259

广彩瓷,作为清代外销瓷器的重要代表,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精湛的工艺享誉世界。从康熙年间的初创,到乾隆时期的成熟,再到道光、光绪年间的鼎盛,广彩瓷在三百多年的演变中,融合了中西艺术精华,创造了中国陶瓷史上的辉煌成就。

初创期(清康熙、雍正时期)


康熙年间广彩风格不明显,此时生产材料都来自景德镇,大多依照景德镇彩瓷纹样绘制,与景德镇彩瓷区别不大,以个性化定制为主,产量不大,品质精良。


清·康熙 广彩描金徽章花卉纹盘
广州博物馆藏

到了雍正时期,随着我国对外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发展扩大,从广州出口的各类瓷器增多。为了适应外销市场需要,景德镇部分釉上彩绘瓷器移至广州加工生产。与此同时,珐琅彩料和配制技术于康熙晚期(约1720年前后)从欧洲传入广州,被欧洲商人要求使用在彩瓷上。早期广彩独特的自制颜料由此出现,并根据欧洲市场的来样定制,融合中西,使得釉上彩瓷出现新的装饰形式。


清·雍正 广彩纹章山水纹盘
东莞市博物馆藏

雍正时期绘画人物的技法此时还是以“设色人物”为主,即先勾勒出边线再填彩,纹饰还是以中国传统纹饰为主,画法是借鉴中国画中的没骨法,但已引入西洋画的技法,在彩料的渲染中初步体现出明暗关系和立体感。

成熟时期(乾隆时期)

大航海时代的来临,外国来华贸易的商船随之增多。因当时清朝一口通商的政策,大量客商云集广州,因而促进了广彩瓷器的生产和发展。

产量的提升导致景德镇与西洋提供的釉上彩颜料不足以满足广彩瓷的市场需求,这激发了大批广东本土匠人对彩料的研发,因而形成了独特岭南色彩搭配。这一阶段广彩瓷的色彩搭配富有华丽柔糜却不失生机的独有风味。


清·乾隆 广彩锦地开窗洋人狩猎图潘趣碗
景德镇外销瓷博物馆馆藏

色料方面与前期差不多,鹤春、粉绿等过渡色使用自如,使画面更加多姿多彩,色彩的对比较前期强烈。画面题材开始出行西洋人物等元素。在绘画技法上,除了延续中国传统画法外,也引入西洋绘画技法,尤其是深受西方油画的影响,用彩厚重。

顶峰时期(道光~光绪)

色彩是广彩区别其他彩瓷的核心要素之一。初期主要是进口珐琅料,乾隆时期大量广彩艺人自行调配的颜料;乾隆晚期以后,基本上为广彩艺人自行调配的颜料大大降低的生产成本。

广彩针对西方人需求,从纹饰、图案、设计上下功夫,不断推陈出新,加上价格相宜,极大地增强了自己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欧洲商舶的大量订单涌向广彩作坊,使清代广彩艺术达到顶峰。


清·道光 广彩镶鎏金铜人物故事图果盆
景德镇外销瓷博物馆馆藏

广州至北美的航线开通后,广彩的销售市场主要转向美国。这一时期广彩进入了色彩绚丽,广彩在美国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开始以浓烈的大红、大绿、大金为装饰的风格,尤其是金彩的使用空前突出,像我馆藏这件清·道光金地花鸟重工广彩花蝶纹纹徽章盘,这种装饰风格构图丰满、色彩绚丽、繁花似绵,成为广彩的典型特色而延续至今。


清·道光 金地花鸟重工广彩花蝶纹纹徽章盘
景德镇外销瓷博物馆馆藏

广彩瓷是在白瓷胎上的二次创作,白胎的好坏直接影响作品最终的呈现,因此选择优质的白瓷尤为关键。景德镇工匠发明的二元配方法,即在瓷土中加入高岭土使得瓷器洁白明亮,有着“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美誉,为釉上彩瓷器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因此,选用景德镇洁白无瑕的白瓷胎作为“底”,能有效地衬托广彩瓷的绚丽风貌。

当洁白无瑕的景德镇白瓷遇上创造力拉满的广彩匠师,诞生出精美绝伦的广彩瓷器。在东西方文化的浪漫交融下,广彩成为世界独特的艺术瑰宝,创造了中国陶瓷史上的辉煌成就,对中西方交流做出了长达三百多年的巨大贡献,是东西方文化、贸易交流的产物,是中外陶瓷文化融合的结晶。

本文原文来自景德镇外销瓷博物馆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