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没有一流的世界级轮胎,背后的事实与真相
国内没有一流的世界级轮胎,背后的事实与真相
比亚迪高管近日表示,尽管中国制造实力强大,但国内尚未出现一流的世界级轮胎企业和一线轮胎品牌。这一观点引发了对中国轮胎行业现状的深入讨论。
中国轮胎行业的现状与挑战
中国轮胎制造业主要集中在山东、江苏、广东等地区,其中中策橡胶集团排名行业第一。然而,国产轮胎在国内市场仅占20-30%,70%以上的市场被国外品牌轮胎占领,如米其林、马牌等。
在2024年全球轮胎25强榜单中,国产赛轮轮胎和玲珑轮胎分别排在第11名和第12名,显示出与国际一线品牌的差距。高端领域更是几乎被国外品牌垄断,如米其林、马牌、倍耐力和普利司通等。
国产轮胎的进步与突破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国产轮胎在某些方面已经取得显著进步。例如,在德国媒体Auto Bild的2023年夏季轮胎测试中,中国玲珑Linglong Sport Master轮胎排名第7位,超越了多个国际知名品牌。
中策橡胶集团在漂移赛事轮胎研究方面已有超过十年的经验,年产值达到4600万套轮胎,全球排名第九。国产轮胎在耐磨性能、滚阻油耗、噪音、干地湿地性能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已与国际品牌相差无几。
价格与品牌效应的双重挑战
国产轮胎的价格仅为进口轮胎的一半左右,但“一分价钱一分货”的观念让消费者对低价产品持保留态度。此外,国外品牌轮胎经过几十年的品牌效应强化,改变消费者的刻板印象需要时间。
新能源汽车带来的机遇
新能源汽车时代为国产轮胎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会。电动车对轮胎的性能要求更高,包括更好的耐磨性、操控性和稳定性。随着国产电车产业链的完善,将推动轮胎企业在高端市场和品牌价值上的突破。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中国轮胎厂商需要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技术和品牌口碑。技术创新是很难得,多数投入比回报的多,国内很少有这么财大气粗的企业,组建科研团队,经费往研发上砸,不是不能而是不敢。
虽然说强大新能源汽车生态会培育出强大的轮胎企业,这种协同配套与创新提升,会让轮胎企业的发展比国外更快,只是我们的品牌走强还需要时间,中国轮胎品牌正在走从下往上攻的路线,从品牌的角度来说,是很艰难的一条路;从技术的角度,必须要借助一些新技术,带来一些新体验,才能让更多的消费者选择你。这或需要国产厂商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要有容许技术偏执狂的行为与土壤,这或许是我们还需要追赶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