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父母走后才会明白,人生最大的意义,是以下三件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父母走后才会明白,人生最大的意义,是以下三件事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R6BITEF054849MJ.html

有一部作品中这样写道: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

说实话,父母与子女注定会渐行渐远,人生的陪伴都是暂时的,父母终究会比子女先离开这个世界,每个人都是如此。

如果单从父母走过的人生来看,其实会给我们很多的启迪与思考。

你终究会真正明白,一旦父母走后,人生最大的意义,其实就是以下三件事。

1. 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有句话说:

“每个人其实都在回家的路上。”

一个人不管走到天涯海角,或者是奋斗到什么程度,能够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对于自己来说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这种人生意义,在自己年少时未必能够体会到,一直到自己成家立业后,就能体会到父母的那份艰辛,更加愿意守着家庭的恬淡时光,让自己安心与舒服。

一旦父母走后,会让自己更多体会到家庭在自己生命中的意义,背后是一份传承,也是一份责任,能够照顾好家人,就会让自己拥有更多的成就感。

可以说,父母在人生路上会让我们感受到家庭的重要性,当我们离去之后自己能够经营好自己的家庭,照顾好一家人,哪怕自己累一些,也觉得值得与开心。

同时,父母曾经在家庭上的言传身教也影响着自己的抉择,会让自己体验到曾经他们的不易与艰辛,当自己接过这样的重任时没有辜负,就会是莫大的安慰。

这是一种传承,也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奋斗的意义,在经营幸福的家庭中找到自身的价值。

2. 体会到命运的悲欢离合

作家老舍写过一段话:

“人即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当自己有父母的时候,不管什么时候都觉得自己有依靠,会得到这个世界上最纯粹、最无私的爱。

父母可以给予孩子自己的一切,让他们体会到人间的温暖,感受到这个世界上最简单的快乐。

但是当父母离去之后,那种生死离别带来的痛苦却又让自己难以释怀。

我看过一个网友分享过自己奶奶去世,父亲内心的真实感受。

当奶奶去世火化的那天,父亲悲伤落寞地站在一边,看着远方冉冉升起的烟缕,他喃喃低语:我没有妈妈了……

只有在失去亲人的那一刻,才会让自己感受到人生的痛苦,像断了线的风筝,像偏离了方向的航船,像没有了根的枯树。

在他们的身上,可以让他们体会到人生的悲欢离合,也更加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接受命运的无常,好好珍惜当下。

不要等到真正失去的时候,才让自己真正意识到亲情的可贵,珍惜这一生的好缘分。

3. 珍惜当下的点滴美好

看过网上一种算法:

如果一年中只有七天的时间可以陪伴父母,一天的时间顶多算上11个小时。

一对父母如今60岁,如果他们能够活到80岁,那么儿女实际上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只有1540个小时,也就是64天。

虽然这种算法并不严谨,但是可以透露一个事实,那就是人到中年之后,陪伴父母的时间并不多。

但是太多人总以为等到未来就有机会好好陪伴,前提条件是有钱了、成家了、长大了等等。

但是等到父母离去的时候才恍然大悟,曾经自己太多的承诺都没有兑现,可惜悔之晚矣,想要重新来过已经没有了机会。

作家毕淑敏写过一段话:

“每个孩子都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有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可惜人们都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

文学家季羡林年轻时漂泊在外,当他得知母亲病危这个消息,就开始日夜兼程赶回家,没想到只看到母亲留下了两句话:

“早知道你出去了就不再回来,我真后悔当年让你出去。这几年我日夜想着你,这种痛苦,是你无法想象的。”

季羡林看完之后,趴在棺材上悲痛欲绝,哪怕多年过后,这件事依然成为他心头的一根刺,让自己久久无法释怀。

所以,还是要珍惜与父母相处的点滴时光,因为滑过就再也不会重来,哪怕是在一起闲聊,或者是陪着散散步,都会成为生命中挥之不去的幸福时光。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