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目标下,绿色矿山建设加速推进
碳中和目标下,绿色矿山建设加速推进
2024年4月,自然资源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绿色矿山建设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到2028年底,全国90%的大型矿山和80%的中型矿山达到绿色矿山标准。这一政策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绿色矿山建设进入全面推进的新阶段。
绿色矿山建设的三大策略
绿色矿山建设的核心在于实现无害化、无废化和数字化。《通知》明确要求矿山企业采用《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中的技术,推动矿山绿色低碳转型。同时,鼓励融合5G、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推动矿山企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创新技术引领绿色转型
在技术创新方面,矿山行业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突破。例如,国家能源集团牵头的“东部草原区大型煤电基地生态修复与综合整治技术及示范”项目,研发了露天开采生态减损型采-排-复一体化与水-土-植被一体化修复技术体系,植被覆盖度提高了37.96%,废迹地治理率达100%。
实践案例:从修复到重生
河北省承德市鹰手营子矿区的地质环境治理工程,通过2.8亿元的资金投入,完成了50亩采空区和22030亩矿山环境的治理,建设了2处地下水水源地,为矿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动力。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的矸石山治理工程采用了创新的无土快速生态修复技术,无需覆土就能实现植被快速生长,同时消除了污染物,将矸石山变废为宝。
长沙坪塘镇的矿坑生态修复利用工程更为瞩目。这个项目将一个历经50年开采的废弃矿坑,改造成了世界唯一的矿坑冰雪世界,不仅修复了生态环境,还带动了周边产业的蓬勃发展,成为世界九大不可能完成项目之一。
未来展望:绿色矿山与碳中和
绿色矿山建设不仅是矿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更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通过技术创新和智能化管理,矿山行业正在逐步减少碳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的双赢。
随着政策的持续推进和技术创新的不断突破,我们有理由相信,绿色矿山将成为中国矿业的主流模式,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