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连县山体滑坡:一场科学与温情交织的救援行动
筠连县山体滑坡:一场科学与温情交织的救援行动
2025年2月8日11时50分许,四川宜宾市筠连县沐爱镇金坪村突发严重山体滑坡,造成10户民房被掩埋,1人遇难,28人失联。灾情发生后,一场争分夺秒的救援行动迅速展开。
村民自救:危难时刻见真情
灾害发生后,金坪村村民第一时间展开自救。他们徒手搬开巨石,用铁锹、钉耙等简单工具在废墟中搜寻被困乡亲。在专业救援力量到达前,村民们用自己的方式为生命争取时间。
在救援现场,一位大姐将家里10斤面全部煮成面条,供救援人员食用。还有村民自发组织,为救援人员准备了100多斤香肠腊肉。这些看似平凡的举动,却在寒冷的雨夜中温暖了每个人的心。
专业救援:科技助力生命搜救
宜宾市消防救援支队迅速调集精干力量,携带生命探测仪、搜救犬等专业设备赶赴现场。中国安能救援队也紧急出动,携带大型工程机械参与救援。
值得一提的是,宜宾三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的激光测绘无人机在救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8日晚,无人机连夜起飞,扫描并绘制出精确的地形图,为救援指挥提供了科学依据。
后勤保障:细致入微暖人心
筠连县第二中学被设为临时安置点,这里不仅为受灾群众提供了热水、热饭和医疗服务,还配备了心理疏导团队,帮助群众缓解焦虑情绪。
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手,五粮液集团捐赠1500万元用于救灾和灾后重建。筠连县财政紧急拨款3000万元,用于应急处置和群众安置。
科学应对:多方协作显成效
面对复杂的救援环境,各方力量紧密配合。消防救援人员负责现场搜救,安能集团负责工程抢险,医疗团队负责伤员救治,志愿者负责后勤服务。同时,气象部门持续监测天气变化,为救援工作提供气象保障。
此次救援行动充分体现了科学救援的重要性。通过“人、犬、装、机”四位一体的协同作战模式,救援效率大幅提升。同时,救援现场还配备了边坡雷达和三维激光扫描仪,实时监测滑坡体的位移和形变,确保救援人员的安全。
未来展望:加强预警防患未然
专家建议,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提高预警精度和时效性。同时,要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从根本上降低地质灾害的风险。
筠连县这场山体滑坡救援行动,展现了科学救援与人文关怀的完美结合。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救援中,我们看到了村民的互助精神,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更见证了科学救援的力量。这场救援行动不仅是一次成功的应急处置,更为今后的地质灾害救援提供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