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区信访局创新实践:心理咨询助力信访工作提质增效
龙华区信访局创新实践:心理咨询助力信访工作提质增效
2024年,山东省信访局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针对23类突出问题提出一揽子解决方案。在这一背景下,各地信访部门积极探索创新做法,其中,深圳市龙华区信访局的实践经验尤为值得关注。
龙华区信访局的创新探索
龙华区信访局积极探索心理咨询在信访工作中的特殊作用,构建了“用真心,暖人心,见初心”的工作模式。具体来说,他们创新打造了情理法“三人小组”工作模式,通过构建集防范、处置、打击于一体化的全方位维稳格局,有效提升了矛盾风险的源头防范和前端化解能力。
同时,龙华区信访局还构建了场域、需求、流程、人才“四位一体”的基层社会治理“心”模式。自2019年实施以来,已累计服务人群51.9万人次,相关经验做法获得全国荣誉奖项12项、省市级29项,得到了央视、新华网等媒体的广泛报道。
心理咨询技术的应用实践
在信访工作中引入心理咨询技术,不仅能帮助信访人缓解情绪,还能提升信访工作人员的心理调适能力。目前,多个地区已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例如,海南省三亚市天涯区信访服务中心转变了传统的单一信访干部接访模式,探索形成了律师和心理咨询师参与的“一轴两翼”接访模式。北京市昌平区则探索了“两基三化”模式,以区级信访办和街镇信访部门为实施基础,通过信访接待前置化、信访诉求在地化和信访服务柔性化,将社会心理服务延伸至基层信访工作的神经末梢。
深圳市康宁医院安心行动心理工作室负责人徐福山指出,心理服务大致可分为心理评估、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三个部分。在具体操作中,可以通过识别情绪、倾诉交流等方式进行情绪疏导,必要时可通过医院设置的宣泄屋进行情绪宣泄,或通过深呼吸放松等方式转移注意力。当情绪问题影响到生活和工作时,应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展望
尽管心理咨询技术在信访工作中展现出积极效果,但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部分信访案件因处理不当或久拖不决,导致信访人心理失衡。此外,缺乏专业的心理疏导机制,不仅不利于信访矛盾的化解,还可能加剧对立情绪,影响信访工作化解效能。
为应对这些挑战,建议进一步加强基层信访部门与社会心理服务团队的合作,通过引入专业的心理咨询团队,制定科学合理的心理咨询服务流程,确保心理咨询服务的规范化、制度化和常态化。同时,应建立“信”“心”联动机制,将心理咨询与信访工作紧密结合,形成联动机制。在信访接待过程中,可探索形成心理咨询师旁听接访、主动上门家访、“一对一”接访、疑难复杂信访事项联合接访等机制。
此外,还应定期组织一线信访工作者参加心理咨询专业培训,提升其心理素质和沟通能力。通过宣传教育,引导信访人正确认识心理问题,积极寻求心理支持和疏导服务。
总体来看,龙华区信访局的创新做法为推动信访重案、积案化解提供了有益借鉴。通过将心理咨询技术融入信访工作,不仅有助于缓解信访工作人员的压力,更能有效促进信访问题的妥善解决,实现“事心双解”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