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堰画乡:艺术小镇的新地标
古堰画乡:艺术小镇的新地标
浙江丽水的古堰画乡,这个被誉为“中国最美水乡”的地方,即将迎来一座新的艺术地标。由line+建筑事务所设计的古堰画乡艺术中心已破土动工,预计将于2023年完工。这座斥资数千万的艺术中心,不仅将成为古堰画乡的新地标,更将为这个艺术小镇注入新的活力。
古堰画乡位于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和大港头镇交界处,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这里不仅有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还是“丽水巴比松”油画群体的发祥地。近年来,古堰画乡通过举办各类艺术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和艺术家。
古堰画乡艺术中心的设计理念是将艺术与生活融合,打造一个多元化的艺术空间。项目占地13129.92㎡,地上建筑面积13738.96㎡,地下建筑面积6463.65㎡。建筑主体采用木模板混凝土,色调温和而肌理质朴,既保持了传统风貌,又具有现代艺术气息。
艺术中心的设计充分考虑了与周边环境的融合。建筑上部以超日常的巨构尺度、连续一体且不规则起伏的悬浮形态,与远山遥相呼应,与周边民居相区别,呈现出相对谦和的视觉标识性。同时,日常性的构建也以三条路径得以生成。其一,朝向老街与小镇方向的三个街角,通过边界退让与角部抬升,形成三处较大尺度的街角广场与底层架空空间,引导街巷人群步入建筑。其二,艺术中心的首层,来源于对场地周边空间肌理的重组,多个民居尺度的商业体量,通过旋转、穿插、进退,与周边低矮的民宅围合出尺度适宜的街巷空间,使建筑形体由此在近人尺度上化整为零,延续场地记忆。其三,围合的空间内部,在建筑二层设置架空的连廊,以此打破大空间的单一性。尺度不一的庭院丰富了艺术中心面向日常的公共属性:大庭院提供小镇千人集会的场所;小庭院则以保留的百年朴树为中心,延续乡镇中依附大树而存在的寻常公共空间。
在内部空间设计上,游览路径以街巷广场为起点,穿过底层架空空间与庭院进入艺术中心,走过平缓的台阶式展厅、长坡道、悬空连桥,经由多元展览空间抵达屋顶。在上下坡、室内外的空间转换,展品与风景的对象转化中,观者在步移景异中完成观览。至屋顶平台后,老街、瓯江及群山在眼前铺展而开,动态的乡土图景与静态的艺术画作相互交叠,观者抵达艺术体验的高点。
在材料选择上,主体体量采用木模板混凝土,色调温和而肌理质朴,柔化大尺度建筑的压迫感,呈现素雅的气质,并与原生的小镇环境形成柔和的新旧对话。同时利用回收的老砖瓦,作为首层商业盒子、场地铺装及屋面的主材,并通过重组村落原有的材料肌理,延续在地空间的场所记忆。
近年来,古堰画乡的发展势头迅猛。2024年,古堰画乡度假区共接待游客178万人次,同比增长34.73%。同年,古堰画乡江滨路步行街成功入选2024年度省级高品质步行街。此外,这里还举办了“山水滋美——2024风景油画展”等重要艺术展览,进一步提升了其艺术影响力。
随着古堰画乡艺术中心的建设,这个艺术小镇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未来,这里不仅是一个艺术创作和展示的平台,更将成为一个集商业、文化、展览、培训、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空间,为游客和当地居民提供更加丰富的艺术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