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揭秘《哪吒》幕后:导演饺子和申威的设计故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揭秘《哪吒》幕后:导演饺子和申威的设计故事

引用
搜狐
8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854359906_116237
2.
https://new.qq.com/rain/a/20250210A0547Y00
3.
https://new.qq.com/rain/a/20250208A08V1600
4.
https://www.sohu.com/a/855381615_163278
5.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0089840
6.
https://www.sohu.com/a/853373383_121924583
7.
http://www.news.cn/ent/20250206/1889c16fed954df1811f5d74b504aff6/c.html
8.
https://www.52hrtt.com/eg/n/w/info/F1735181776785

2019年,一部名为《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动画电影横空出世,以50.35亿元的票房成绩成为中国动画电影的一座里程碑。然而,这部现象级作品在上映初期却遭遇了巨大的争议,其中最大的质疑来自于主角哪吒的“丑丑”形象。

01

从医学生到动画导演:饺子的“死磕”精神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成功离不开一个人的努力——导演饺子。这位本名杨宇的动画人,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却因为对动画的热爱毅然转行。他的处女作《打,打个大西瓜》就耗费了三年时间打磨,这种近乎偏执的创作态度,正是饺子口中“没有捷径,只有死磕”的真实写照。

在《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创作过程中,饺子带领团队对哪吒的形象进行了100多个版本的迭代。这种对完美的追求,不仅体现在角色设计上,更贯穿于整个电影的制作过程。据饺子透露,有的镜头制作甚至贯穿整个周期,最长的达到了三年之久。

02

“丑丑”的哪吒:反传统设计的深意

面对观众对哪吒形象的质疑,角色设计师申威给出了他的解释:“美和丑是相对的,‘丑’只是把这个角色的一些特点进行了放大,让他更异于我们平常见到的形象,加深观众的感受。”这种反传统的设计选择,正是为了打破观众对哪吒的固有印象,让这个角色更加立体和真实。

03

美型与审美的博弈:动画创作的困境与突破

近年来,国产动画电影在追求“全年龄化”的道路上,似乎将“美型”作为了标配。从《白蛇:缘起》到《新神榜》系列,大眼睛、尖下巴的网红脸成为了常见选择。然而,这种同质化的审美追求,反而限制了动画创作的多样性。

正如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的陆嘉宁副教授所言:“同质化的对于美的追求,恰恰是美的丧失。”艺术的价值在于独特性,而动画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更应该勇于突破常规,探索多元化的审美表达。

04

结语:动画创作的未来之路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成功证明了,动画电影的魅力不在于表面的“美型”,而在于深刻的主题、动人的故事和精良的制作。正如导演饺子所说:“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创作的戏剧人物追求典型,性格更极端、戏剧化。”

对于中国动画电影来说,这或许是一个重要的启示:只有勇于突破常规,敢于尝试不同的审美表达,才能真正实现艺术价值与商业成功的双赢。正如哪吒喊出的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中国动画的未来,也需要这种敢于突破的精神。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